一、什麽(me) 是信息技術服務:

信息技術服務(即IT服務)指供方為(wei) 需方提供如何開發、應用信息技術的服務,以及供方以信息技術為(wei) 手段提供支持需方業(ye) 務活動的服務。常見服務形態有信息技術谘詢服務、設計與(yu) 開發服務、信息係統集成服務、數據處理和運營服務及其他信息技術服務。

二、信息技術服務核心要素:

1、人員

人員是指IT服務生命周期中各類滿足要求的人才的總稱,ITSS規定了提供IT服務的各類人員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經驗要求,目的是指導IT服務提供商根據崗位職責和管理要求 “正確選人”。

人員要素所麵臨(lin) 的挑戰

人員知識、技能和經驗評估難;

不同人員交付同一IT服務的質量不一致;

人才流動率高,很難建設穩定的服務團隊;

人才招聘難,很難形成合理的人力資源池。

人員專(zhuan) 業(ye) 化的必要性

有助於(yu) 建立與(yu) 業(ye) 務發展相適應的人才隊伍,保障業(ye) 務連續性和穩定性;

有助於(yu) 改進和完善人才培養(yang) 模式,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

有助於(yu) 優(you) 化人力資源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

2、過程

過程是通過合理利用必要的資源,將輸入轉化為(wei) 輸出的一組相互關(guan) 聯和結構化的活動,是提高管理水平和確保服務質量的關(guan) 鍵要素。通過按照ITSS要求建立簡潔、高效和協調的流程,能有效地將人員、技術和資源要素連接起來,指導服務人員按規定的方式方法正確地做事。各類IT服務的典型過程如圖所示:

各類IT服務的典型過程

過程要素所麵臨(lin) 的挑戰

過程沒有明確定義(yi) ,完全按照操作人員的個(ge) 人習(xi) 慣執行;

過程定義(yi) 不清晰,不具備按照過程管理思路執行的價(jia) 值;

過程定義(yi) 太複雜,執行效率嚴(yan) 重下降甚至影響業(ye) 務運營;

沒有明確的過程目標,操作人員不清楚每一項活動應該做到什麽(me) ;

對過程沒有監督,不清楚過程的穩定性;

對過程沒有考核,不能得到持續改進。

過程規範化的必要性

確保過程可重複和可度量;

有效控製因未明確定義(yi) 而引發的潛在風險;

通過對過程進行評價(jia) 和度量,可持續提升過程的效率;

通過過程實現規範化管理,可持續提高IT服務質量;

通過規範化的過程管理,提高效率,減少人員和成本的投入。

3、技術

技術是指交付滿足質量要求的IT服務應使用的技術或應具備的技術能力,以及提供IT服務所必須的分析方法、架構和步驟。在提供IT服務過程中,可能麵臨(lin) 各種問題、風險以及新技術和前沿技術應用所提出的新要求,服務供方應根據需方要求或技術發展趨勢,通過自有核心技術的研發和非自有核心技術的學習(xi) 借鑒,具備發現和解決(jue) 問題、風險控製、技術儲(chu) 備以及研發、應用新技術和前沿技術的能力。

技術要素確保IT服務提供商能“高效做事”,是提高IT服務質量方麵重點考慮的要素。

技術要素所麵臨(lin) 的挑戰

為(wei) 滿足企業(ye) 的目標和業(ye) 務需求,組織對IT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也使得組織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

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需求,對組織的技術研發和使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術體(ti) 係化的必要性

提高IT服務質量、降低IT服務成本;

減少人員流失帶來的損失;

及時應用和推廣成熟技術;

做好新技術研發和儲(chu) 備;

在提供IT服務中使用一致的技術標準。

4、資源

資源是指提供IT服務所依存和產(chan) 生的有形及無形資產(chan) ,如谘詢服務供方為(wei) 滿足需方的需求,提供谘詢服務所必須具備的知識、經驗和工具等。

資源要素確保IT服務提供商能“保障做事”,主要由人員、過程和技術要素中被固化的成果和能力轉化而成,同時又對人員、過程和技術要素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資源要素所麵臨(lin) 的挑戰

忽略資源的價(jia) 值,投入不夠,導致資源不足;

對資源的使用不重視,重複投資現象嚴(yan) 重;

缺乏利用資源的統一規劃,資源的利用率不高;

資源的更新不及時,與(yu) 市場需求、技術研發脫節。

資源係統化的必要性

統籌資源開發利用,確保與(yu) 業(ye) 務運營、技術研發協調一致;

確保提供滿足質量和成本要求的IT服務;

明確各類資源管理的要點,提高資源使用率;

結合市場和業(ye) 務發展需求,確保能及時更新資源,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和使用質量。

三、信息技術服務生命周期

ITSS定義(yi) 的IT服務生命周期由規劃設計、部署實施、服務運營、持續改進和監督管理五個(ge) 階段組成,並規定了IT服務生命周期各階段應遵循的標準,涉及谘詢設計、集成實施、運行維護及運營服務等領域。

IT服務生命周期的引入,改變了IT服務在不同階段相互割裂、獨立實施的局麵。同時,通過連貫的邏輯體(ti) 係,以規劃設計為(wei) 指導,通過部署實施、服務運營,直至持續改進,同時伴隨著監督管理的不斷完善,將IT服務中的不同階段的不同過程有機整合為(wei) 一個(ge) 井然有序、良性循環的整體(ti) ,使IT服務質量得以不斷改進和提升。

1、規劃設計

規劃設計是從(cong) 客戶業(ye) 務戰略出發,以需求為(wei) 中心,參照ITSS對IT服務進行全麵係統的戰略規劃和設計,為(wei) IT服務的部署實施做好準備,以確保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IT服務。在整個(ge) IT服務過程中,規劃設計階段處於(yu) IT服務生命周期的最前端。

關(guan) 鍵因素:

確保全麵考慮業(ye) 務戰略、團隊建設、管理流程、技術研發、資源儲(chu) 備的規劃設計;

確保規劃設計的內(nei) 容和結果得到管理層的承諾和支持;

確保規劃設計的內(nei) 容和結果得到相關(guan) 幹係人的理解和支持;

對規劃設計的內(nei) 容和結果進行測量、分析、評審和改進。

2、部署實施

部署實施是在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基於(yu) 健全的IT服務項目組織結構和規範化的項目管理,執行規劃設計階段所確定的方針、策略和方案,部署新的IT服務或變更的IT服務,包括落實新的組織結構、運行新的或變更後的管理體(ti) 係、建設支撐服務運營的工具係統、提供有效的資源保障。部署實施階段是銜接規劃設計與(yu) 服務運營的中間階段。

關(guan) 鍵因素:

確定可度量的裏程碑和交付物,以及交付物的驗收標準;

對服務資源的準確預測,並確保資源的可用性和連續性;

管理和統一IT服務相關(guan) 幹係人的期望;

服務目標清晰;

形成標準操作程序或作業(ye) 指導書(shu) 。

3、服務運營

服務運營是根據服務部署情況,依據ITSS,采用過程方法,全麵管理基礎設施、服務流程、人員和業(ye) 務連續性,實現業(ye) 務運營與(yu) IT服務運營融合。從(cong) 整個(ge) IT服務生命周期來看,IT服務運營階段通常占IT服務整體(ti) 生命周期80%左右的比重,不僅(jin) 影響組織的運行效率和效益,也影響客戶對服務的感知及供需雙方未來合作的連續性。

關(guan) 鍵因素:

服務交付結果滿足業(ye) 務運營需求;

服務促進了需方業(ye) 務價(jia) 值的提升;

服務質量的一致性及標準化能力;

全麵跟蹤和理解需方需求變更;

具有有效運行的知識管理體(ti) 係;

具有有效信息安全管理方法、手段和工具。

4、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是根據服務運營的實際情況,定期評審IT服務滿足業(ye) 務運營的情況,以及IT服務本身存在的缺陷,提出改進策略和方案,並對IT服務進行重新規劃設計和部署實施,以提高IT服務質量。

關(guan) 鍵因素:

準確采集和分析數據,形成典型樣本;

實施持續改進的人員具備匹配的知識、技能和經驗;

改進的有效性得到有效度量和評估;

現有人員技能能夠支撐持續改進;

現有的技術和資源足夠支撐持續改進。

5、監督管理

監督管理是依據ITSS對IT服務服務質量進行評價(jia) ,並對服務供方的服務過程、交付結果實施監督和績效評估,從(cong) 而確保實現預定的IT服務質量。

關(guan) 鍵因素:

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ti) 係;

製定合理的服務測量指標KPI;

使用適合的服務績效指標獲取工具;

定期實施服務監督和跟蹤;

定期評價(jia) IT服務質量和評審服務效果;

定期實施客戶滿意度調查,並對結果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