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河北省唐山市關於專精特新、高企政策的通知-米兰体育全站
蘆台經濟開發區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集群式發展工作方案
為(wei) 進一步引導我區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之路,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邁上新台階,特製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認真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hui) 精神,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wei) 主線,以促進中小企業(ye) 提質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wei) 目標,引導鼓勵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不斷提高中小企業(ye) 發展質量和水平,增強核心競爭(zheng) 力,助力我區工業(ye) 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目標
深入落實“12234”工作思路,以提升重點產(chan) 業(ye) 鏈競爭(zheng) 力為(wei) 主攻方向,圍繞開發區工業(ye) 企業(ye) 技術改造提升和“四個(ge) 一”標準化建設行動,推進企業(ye) 智能化生產(chan) 車間、高質量研發中心、特色化產(chan) 品展廳、規範化廠區建設,推動我區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鏈向中高端邁進,提升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打造產(chan) 業(ye) 發展新優(you) 勢。
以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ye) 主體(ti) 規模、提升科技型企業(ye) 創新發展能力為(wei) 主線,強化服務供給、優(you) 化發展環境,促進企業(ye) 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增強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能力。每年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5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業(ye) 20家。到2025年底,高新技術企業(ye) 和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數量分別達到40家和24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0%,總量實現倍增。
通過政府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ye) 提升專(zhuan) 業(ye) 化能力和水平,推動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梯次滾動落實企業(ye) 年度提升措施,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集群,奮力打造先進製造業(ye) 高地。每年培育認定5家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1-2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到2025年底,培育形成35家主營業(ye) 務突出、競爭(zheng) 力強、成長性高、專(zhuan) 注於(yu) 細分市場的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小巨人”企業(ye) 達到10家。
三、具體(ti) 任務
(一)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強化梯度培育、差異扶持,健全全鏈條培育體(ti) 係,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成長計劃。
1.鼓勵企業(ye) 提升員工學曆水平,具有大學專(zhuan) 科以上學曆人員占職工總數比重達到20%以上;
2.支持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2%以上;
3.鼓勵企業(ye) 申報知識產(chan) 權或提升專(zhuan) 有技術、創新集成能力。
(二)提升高新技術企業(ye)
對京津高新技術企業(ye) 在我區設立的公司,直接納入後備培育庫,在創新服務方麵給予重點支持。落實對高新技術企業(ye) 獎補政策,探索引進培育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機構,對培育重點企業(ye) 創新管理、知識產(chan) 權、研發設計提供“一對一”服務。
1.鼓勵支持企業(ye) 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chan) 品(服務)具有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chan) 權。
2.鼓勵支持企業(ye) 增加從(cong) 事研發和技術創新活動的人員數量,占職工總數比重達到10%以上。
3.支持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銷售收入小於(yu) 5000萬(wan) 元(含)的企業(ye) ,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5%以上;銷售收入在5000萬(wan) 元至2億(yi) 元(含)的企業(ye) ,達到4%以上;銷售收入在2億(yi) 元以上的企業(ye) ,達到3%以上。
(三)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以專(zhuan) 業(ye) 化和精細化為(wei) 抓手,以特色發展和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以自主創新為(wei) 核心,培育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1.專(zhuan) 業(ye) 化。引導企業(ye) 專(zhuan) 注核心業(ye) 務,提高專(zhuan) 業(ye) 化生產(chan) 和協作配套的能力,成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中某個(ge) 環節的強者,能為(wei) 大企業(ye) 、大項目和龍頭企業(ye) 提供關(guan) 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產(chan) 品,某一產(chan) 品在細分市場處於(yu) 領先地位,主導產(chan) 品銷售收入占本企業(ye) 銷售收入的60%以上。
2.精細化。指導企業(ye) 建立精細高效的管理製度和流程,開展精細化生產(chan) 、管理和服務,實現裝備水平居同行業(ye) 領先,產(chan) 品質量精良。提升企業(ye) 質量和品牌意識,鼓勵企業(ye) 創建河北省省級(含)以上品牌,取得質量管理體(ti) 係認證。
3.特色化。鼓勵企業(ye) 利用特色資源,弘揚傳(chuan) 統技藝和地域文化,采用獨特工藝、技術、配方或原料,研製生產(chan) 具有地方或企業(ye) 特色的產(chan) 品,積極開展知識產(chan) 權認證,企業(ye) 擁有專(zhuan) 利、軟件著作權或專(zhuan) 有技術1項以上,並在生產(chan) 中應用。企業(ye) 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超過2%以上。
4.新穎化。支持企業(ye) 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ye) 模式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積極發展新型業(ye) 態,采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行業(ye) 的交叉融合提供新的產(chan) 品或服務。
四、工作措施
(一)強化項目拉動
1.深入開展精準招商。深入落實“四個(ge) 一百”進唐山活動(“百家科研院所(大學)進唐山”“百家央企京企進唐山”“百家優(you) 質民營企業(ye) 進唐山”“百名高端人才進唐山”),聚焦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大招商力度,引進一批技術水平高、產(chan) 業(ye) 關(guan) 聯性強、發展空間大的大項目、好企業(ye) ,形成“引進一個(ge) 龍頭企業(ye) ,激活一批配套產(chan) 業(ye) ”的發展格局,培育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主體(ti) 。
2.推動項目投產(chan) 達效。堅持“項目為(wei) 王”,強力開展“兩(liang) 提速、兩(liang) 提升、兩(liang) 攻堅”活動,嚴(yan) 把“投資強度、稅收貢獻、建設周期、規劃設計”四道關(guan) 口,堅持“機製、依約、督查、服務”四個(ge) 推進,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促進項目早簽約、早落地、早建設、早投產(chan) 。
3.加大新產(chan) 品開發力度。持續推進市“4×100”項目建設(技術改造項目、新產(chan) 品新技術項目、兩(liang) 化融合項目、鋼鐵深加工項目),支持企業(ye) 加強與(yu) 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進一步提升產(chan) 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拓展產(chan) 品和服務領域,延伸產(chan) 業(ye) 鏈。對新認定的市級以上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品,新獲評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單項冠軍(jun) 產(chan) 品積極爭(zheng) 取政策支持。
(二)實施創新驅動
1.增強創新平台支撐。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和單項冠軍(jun)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培育力度,支持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重點企業(ye) 創建提升一批技術創新中心、企業(ye) 技術中心、工業(ye) 設計中心、重點實驗室、工業(ye) 企業(ye) 研發機構、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等平台,打造一批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三品”示範企業(ye) 。
2.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鼓勵企業(ye) 與(yu) 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高校、科研院所等開展聯合創新,推動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ye) 從(cong) 高校、科研院所引進人才、技術、資本等先進生產(chan) 要素和優(you) 質項目,提升產(chan) 業(ye) 鏈融合度。
3.實施“專(zhuan) 利護航”行動。落實省、市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專(zhuan) 利護航”行動計劃,發揮知識產(chan) 權對企業(ye) 創新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提升企業(ye) 創新能力和專(zhuan) 業(ye) 化水平,提高企業(ye) 專(zhuan) 利意識,推動專(zhuan) 利創造,引導企業(ye) 用好知識產(chan) 權這把“金鑰匙”,開啟企業(ye) 提質升級新路徑。推動企業(ye) 專(zhuan) 利擁有量得到較大增長,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專(zhuan) 利價(jia) 值高、發展勢頭猛的中小企業(ye) 。
4.提升數字化發展水平。圍繞提升產(chan) 業(ye) 數字化水平,實施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行動,引導企業(ye) 開展“互聯網+先進製造業(ye) ”新模式應用。發揮智能製造在創新鏈和產(chan) 業(ye) 鏈的支撐作用,促進產(chan) 業(ye) 智能化、數字化、高端化,對新認定的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製造標杆企業(ye) 申請政策支持。實施數字化賦能行動,對接省、市開展“工業(ye) 診所”“工業(ye) 醫院”等服務活動,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提供專(zhuan) 業(ye) 數字化服務,加快推動“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上雲(yun) 用雲(yun) 。
(三)強化要素保障
1.加大主體(ti) 培育力度。按照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標準加強培育,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以點帶麵,促進企業(ye) 更好發展。在現有行業(ye) 中精選一批主營業(ye) 務突出、競爭(zheng) 力強、附加值高、節能環保、生產(chan) 安全、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企業(ye) 申報入庫,夯實儲(chu) 備,梯次培育,實現提升儲(chu) 備一批、入庫培育一批、申報認定一批、政策支持一批。
2.加強政策扶持。完善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獎勵辦法,落實對高新技術企業(ye) 獎勵政策。對新認定的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給予5萬(wan) 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給予10萬(wan) 元獎勵;鼓勵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上市,對在境內(nei) 外主板或創業(ye) 板上市的企業(ye) 、“新三板”掛牌的企業(ye) 、石交所掛牌的企業(ye) ,當年分別獎勵75萬(wan) 元、50萬(wan) 元、5萬(wan) 元,對轉入到高層次板塊的企業(ye) ,按照新轉入市場獎勵標準給予差額獎勵;同時對“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申報的各級專(zhuan) 項資金、稅費減免、用地、環保等方麵政策優(you) 先給予支持。
3.組織專(zhuan) 項對接服務。根據企業(ye) 需求,充分利用省市服務資源為(wei) 企業(ye) 提供一對一“訂單式”服務。充分發揮省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平台的作用,為(wei) 企業(ye) 提供“互聯網+”應用以及信息谘詢、研發設計、管理提升、檢驗檢測、技術轉移、人才培訓、市場開拓、法律谘詢等服務。積極組織企業(ye) 負責人赴國內(nei) 外培訓學習(xi) 和參觀考察,參加中小企業(ye) 領軍(jun) 人才培訓和經營管理者培訓。
4.幫助企業(ye) 紓難解困。深入開展領導幹部包聯服務企業(ye) 活動,包聯領導每月至少入企一次,深入了解企業(ye) 發展現狀,統籌協調調度各方麵資源,全力幫助企業(ye) (項目)解難題。組織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引導和支持金融機構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融資需求,支持融資性擔保機構為(wei) 企業(ye) 提供擔保。
5.培樹先進典型。組織“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參加中國國際中小企業(ye) 博覽會(hui) 、APEC中小企業(ye) 技術交流暨展覽會(hui) 、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hui) 等省內(nei) 外展會(hui) ,幫助企業(ye) 開拓國內(nei) 外市場。開展宣傳(chuan) 推介活動,利用“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負責人聯誼會(hui) ,加強企業(ye) 間溝通交流,組織邀請各類媒體(ti) 開展係列宣傳(chuan) ,推介企業(ye) 產(chan) 品、技術和管理模式、商業(ye) 模式,提升企業(ye) 的社會(hui) 影響力和知名度,打造“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典型,發揮示範作用,引導更多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之路,為(wei) 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6.提升人才隊伍素質。充分發揮唐山“鳳凰英才3.0升級版”激勵引導作用,實施“引智集智”工程,加強對企業(ye) 家的培養(yang) 、激勵和保護,大力弘揚企業(ye) 家精神。創新培訓模式,線上線下開展中小企業(ye) 法律培訓、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為(wei) 企業(ye) “送政策、送技術、送管理”。促進人才供需對接,堅持“產(chan) 教融合、產(chan) 融融合、產(chan) 需融合、產(chan) 研融合”理念,結合中小企業(ye) 需求,搭建高校與(yu) 企業(ye) 對接機製,通過網絡、現場、入校等線上線下各類招聘形式,解決(jue) 企業(ye) 高端人才需求。
(四)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集群式發展工作機製,成立領導小組,由開發區分管領導任組長,發展和改革局、商務和投資促進局、生態環境分局、城鄉(xiang) 規劃建設管理局(交通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管分局、組宣部、行政審批局、稅務局、財政局、海北鎮、新華路街道主要領導為(wei) 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發展和改革局,由發展和改革局主要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牽頭組織相關(guan) 工作推進。各有關(guan) 責任單位積極跟進政策實施,落實相關(guan) 工作措施,保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政策原鏈接:
https://new.tangshan.gov.cn/zhengwu/tslutaikaifazhengfuwenjian/20220228/140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