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山東濟南關於DCMM、ITSS、CSMM政策補貼的通知-米兰体育全站

2023-03-15
瀏覽次數:次
返回列表

濟南市加快軟件名城提檔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濟南頒發關(guan) 於(yu) DCMM、CSMM、ITSS等補貼政策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單位):

《濟南市加快軟件名城提檔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men) ,請認真組織實施。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3月7日

(聯係電話: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軟件與(yu) 信息服務業(ye) 處,51702622)

(此件公開發布)

濟南市加快軟件名城提檔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為(wei) 推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加快軟件名城提檔升級,率先打造智能經濟強市和數字先鋒城市,結合我市實際,製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ti) 要求

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工業(ye) 強市發展戰略和數字經濟引領戰略,加大軟件名城品牌建設力度,提升中國軟件名城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拓展軟件產(chan) 業(ye) 規模厚度、創新深度、應用力度、空間廣度。到2025年,打造成為(wei) 產(chan) 業(ye) 實力領先、創新活力迸發、應用賦能多元、產(chan) 業(ye) 生態繁榮的中國軟件名城標杆城市。

——產(chan) 業(ye) 實力持續壯大。軟件業(ye) 務收入突破6000億(yi) 元,行業(ye) 企業(ye) 納統數量超過3600家,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35萬(wan) 人。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培育省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100家以上、首版次高端軟件800個(ge) 以上、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DCMM)等資質認證2000個(ge) 以上,獲批一批國家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項目。

——融合賦能持續深化。關(guan) 鍵軟件在航天、船舶、電力、交通等重大工程領域深度應用,在20個(ge) 以上應用場景形成500個(ge) 以上應用示範。

——產(chan) 業(ye) 生態不斷優(you) 化。培育省級以上軟件名園5家以上,上市企業(ye) 30家以上,國家級和省級重點軟件企業(ye) 100家以上,信創產(chan) 業(ye) 規模超過1500億(yi) 元,引進或培育一批頭部企業(ye) 和高層次人才。

二、主要任務

(一)產(chan) 業(ye) 創新體(ti) 係強化行動。

1.提高企業(ye) 創新能力。鼓勵企業(ye) 增加研發投入,支持企業(ye) 建設軟件工程技術中心、企業(ye) 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開展軟件專(zhuan) 利申請和軟件著作權登記,申報省級首版次高端軟件,增強軟件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鼓勵企業(ye) 提高軟件開發和數據管理水平,對通過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DCMM)、軟件能力成熟度評估(CSMM)、信息技術服務標準(ITSS)等資質認證的企業(ye) 按規定給予獎勵。到2025年,軟件專(zhuan) 利申請和軟件著作權登記數年平均增速超過20%。(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

2.完善協同創新體(ti) 係。優(you) 化提升企業(ye) 與(yu) 高校、科研院所對接合作機製,加快“卡脖子”領域技術突破。支持企業(ye) 間協同開展基礎軟件、工業(ye) 軟件等領域基礎理論、核心算法和關(guan) 鍵技術研發和推廣,推動創新成果產(chan) 業(ye) 化。支持企業(ye) 聯合生態夥(huo) 伴組建共同體(ti) ,爭(zheng) 取國家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項支持,對獲批國家協同攻關(guan) 專(zhuan) 項的企業(ye) 視情給予配套支持。到2025年,攻克一批核心技術,謀劃國家智能設計創新中心山東(dong) 分中心等一批項目,獲批國家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項項目數量居全省領先。(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

3.支持實施技術開源開放。加快提升“雙創”“孵化器”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支持企業(ye) 積極參加國內(nei) 開源基金會(hui) 等開源組織增加研發投入,深度參與(yu) 開源社區治理。鼓勵企業(ye) 和相關(guan) 機構共同建設自主開源社區,探索完善各方聯動的運營模式和可行的商業(ye) 化路徑。支持企業(ye) 麵向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區塊鏈等領域需求,謀劃部署基礎性、前瞻性開源項目,推進開源工業(ye) 軟件研究院項目落地。引導企業(ye) 在確保合規的前提下,積極參與(yu) 國際開源社區項目,深化研發創新,提升核心技術水平和貢獻度,加快形成自主演進能力。引進和培育國內(nei) 知名商業(ye) 開源企業(ye) 。到2025年,在數據庫、工業(ye) 軟件等領域培育一批開源項目。(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投資促進局)

(二)產(chan) 業(ye) 鏈供給水平提升行動。

4.聚力攻堅基礎軟件。支持企業(ye) 發揮技術優(you) 勢,加強研發工作,進一步提升中間件、數據庫、信息安全、工具軟件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支持雲(yun) 數據中心操作係統研發應用;加快工作流中間件、應用服務器軟件、企業(ye) 服務總線、消息中間件等高性能、高可靠的中間件關(guan) 鍵產(chan) 品及構件研發;推動關(guan) 係型數據庫、分析型數據庫、聯機事務處理過程(OLTP)數據庫等數據庫產(chan) 品研發和推廣;發展零信任安全防護軟件、公共安全和網絡安全軟件、信創安全軟件、保密業(ye) 務軟件、電子簽章等信息安全軟件;推動雲(yun) 原生開發平台、低代碼開發平台等工具軟件發展。到2025年,中間件、數據庫、信息安全軟件的國內(nei) 優(you) 勢地位進一步鞏固。(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

5.突破發展工業(ye) 軟件。支持企業(ye) 提升體(ti) 係化服務能力。推廣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產(chan) 品生命周期管理(PLM)、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等產(chan) 品研發設計類軟件。提高企業(ye) 資源計劃(ERP)、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guan) 係管理(CRM)等業(ye) 務管理類軟件產(chan) 業(ye) 化能力。發展製造執行係統(MES)、可編程邏輯控製器(PLC)、分布式控製係統(DCS)等生產(chan) 控製類軟件。麵向鋼鐵、汽車、數控機床、能源等領域需求,發展行業(ye) 專(zhuan) 用工業(ye) 軟件。加快行業(ye) 通用、企業(ye) 專(zhuan) 用的工業(ye) APP發展。到2025年,建成國內(nei) 知名的工業(ye) 軟件基地,雲(yun)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應用量居國內(nei) 前列,企業(ye) 資源計劃(ERP)集團企業(ye) 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居國內(nei) 首位。(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

6.協同攻關(guan) 應用軟件。麵向重點行業(ye) 領域需求,支持企業(ye) 做優(you) 電子政務軟件、通信軟件、稅務軟件、電力軟件、醫療醫保軟件、交通軟件、石化軟件、教育軟件、金融保險軟件、倉(cang) 儲(chu) 物流軟件等行業(ye) 應用軟件。支持行業(ye) 應用企業(ye) 聯合軟件企業(ye) ,協同研發行業(ye) 專(zhuan) 用軟件產(chan) 品,打造行業(ye) 體(ti) 係化產(chan) 品和係統化解決(jue) 方案。到2025年,在政務、金融、教育、醫療、交通等細分領域應用市場占有率居國內(nei) 前列。(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

7.培育壯大新興(xing) 平台軟件。支持企業(ye) 發展數據中台、數據智能平台、數據中心管理平台等大數據軟件,發展公有雲(yun) 、行業(ye) 專(zhuan) 有雲(yun) 、區域混合雲(yun) 平台、邊緣計算平台、容器雲(yun) 平台等雲(yun) 計算軟件。支持企業(ye) 提升人工智能計算平台、算法工具平台、認知計算服務平台等人工智能軟件。支持企業(ye) 和機構研發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元宇宙平台、區塊鏈底層開發平台等平台軟件。支持企業(ye) 和機構布局第六代移動通信(6G)、量子信息、北鬥導航、衛星互聯網、超算互聯網、類腦智能等前沿領域軟件技術研發。到2025年,形成一批全省領先、國內(nei) 知名的特色軟件技術和產(chan) 品。(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

8.加速提升嵌入式軟件。麵向大數據與(yu) 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yu) 高端裝備、生物醫藥與(yu) 大健康、精品鋼與(yu) 先進材料四大主導產(chan) 業(ye) 需求,支持企業(ye) 突破嵌入式操作係統、嵌入式數據庫核心技術,研發嵌入式相關(guan) 應用軟件,提升整機產(chan) 品的軟件附加值和核心競爭(zheng) 力。到2025年,工業(ye) 母機、電力設備、激光切割機等裝備的嵌入式係統軟件水平居行業(ye) 領先。(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

9.加快發展信息技術服務。支持企業(ye) 發展信息技術谘詢設計、信息係統集成實施和運行維護服務,提升係統開發、集成服務和運維保障水平。支持企業(ye) 培育數據服務、雲(yun) 服務、電子商務平台技術服務、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服務,提高重點行業(ye) 和領域專(zhuan) 業(ye) 化信息技術服務能力。支持企業(ye) 持續鞏固在通信芯片研發、國產(chan)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芯片研發、加解密芯片研發和設計服務等領域的基礎優(you) 勢。到2025年,信息技術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規模總量占軟件業(ye) 務收入比重超過65%。(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

(三)融合應用賦能深化行動。

10.推進重大工程軟件應用。深入推進基礎軟件、應用軟件、信息安全軟件在數字濟南建設中應用,提升係統開發、集成服務和運維保障能力。加快推進工業(ye) 軟件在工業(ye) 母機、機器人、航天、船舶、鐵路、電力、能源等重大工程中應用,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全麵推動各類軟件在製造業(ye) 細分領域中應用,打造軟件定義(yi) 、數據驅動、平台支撐、服務增值、智能主導的新型製造業(ye) 體(ti) 係。到2025年,關(guan) 鍵軟件在重大工程領域深度應用,軟件應用試點示範行業(ye) 覆蓋度持續提升。(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有關(guan) 部門)

11.推動行業(ye) 應用場景開放。深化“軟件定義(yi) ”作用,推動工業(ye) 、農(nong) 業(ye) 、建築業(ye) 、物流業(ye) 等行業(ye) 進一步開放應用場景,每年發布一批應用場景,評選一批優(you) 秀應用案例,不斷拓展軟件在數字農(nong) 業(ye) 、智能製造、智能建造、智慧物流等行業(ye) 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鼓勵軟件在市政公共服務、城市空間運營、社區治理等城市服務領域深度應用,提高城市服務智慧化水平。到2025年,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優(you) 秀解決(jue) 方案。(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有關(guan) 部門)

(四)產(chan) 業(ye) 生態體(ti) 係構建行動。

12.推動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支持企業(ye) 爭(zheng) 創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培育更多企業(ye) 進入“國家鼓勵的重點軟件企業(ye) ”“軟件與(yu) 信息技術服務綜合競爭(zheng) 力百強”“互聯網企業(ye) 100強”等名單。支持“四上”企業(ye) 軟件業(ye) 務獨立納統和優(you) 化重組,壯大細分領域軟件企業(ye) 發展能級,培育骨幹軟件企業(ye) 。推動軟件業(ye) 中小企業(ye) 走創新型發展和“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麵向有實力的軟件企業(ye) 、高成長性軟件企業(ye) 開展梯隊化上市服務,促進軟件企業(ye) 和社會(hui) 資本有效對接。鼓勵大企業(ye) 向中小企業(ye) 提供開發環境和科研基礎設施,推進大中小企業(ye) 深度協同。到2025年,培育億(yi) 元級企業(ye) 100家以上,創新型和“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1000家以上,形成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的產(chan) 業(ye) 生態。(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13.加快產(chan) 業(ye) 集群集聚發展。持續鞏固“多園多基地”的軟件產(chan) 業(ye) 空間布局,形成綜合型、特色型和市級軟件園區優(you) 勢互補、梯次發展的格局。提升信息技術服務國家級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能級,創建國家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軟件和信息服務)。支持濟南高新區優(you) 化共建機製,加快算穀浪潮科技園、算穀產(chan) 業(ye) 園、國家大數據產(chan) 業(ye) 基地等核心載體(ti) 建設;支持齊魯軟件園提檔升級,爭(zheng) 創中國軟件名園,打造一流軟件名園。支持明湖國際信創產(chan) 業(ye) 園、山東(dong) 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園、長清軟件園等園區規模化特色化發展,爭(zheng) 創省級軟件名園。支持各區縣結合自身產(chan) 業(ye) 基礎和優(you) 勢,聚焦大數據、雲(yun) 計算、信創、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建築信息模型(BIM)軟件、區塊鏈等重點領域,利用現有樓宇或新建產(chan) 業(ye) 載體(ti) 打造市級軟件園區。到2025年,新增市級以上軟件產(chan) 業(ye) 集聚區10個(ge) 以上。(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有關(guan) 區縣政府及功能區管委會(hui) )

14.支持信創產(chan) 業(ye) 鏈式發展。發揮整機企業(ye) 帶動作用,圍繞政務、金融、教育、能源、交通、環保等重點領域需求,實施信創產(chan) 品應用示範工程,引育操作係統、流式版式軟件企業(ye) ,完善整機、中間件、數據庫、流版簽軟件等產(chan) 業(ye) 鏈環節,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發揮各類機構作用,開展攻關(guan) 、適配和推廣工作。完善提升信創集群省級“十強”產(chan) 業(ye) “雁陣型”集群發展能級,爭(zheng) 創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信創)。到2025年,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信創產(chan) 業(ye) 集聚高地。(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有關(guan) 部門)

15.加強軟件公共服務體(ti) 係建設。鼓勵企業(ye) 、高校、科研機構和行業(ye) 聯盟參與(yu) 國際國內(nei) 標準、行業(ye) 標準製定工作,提升行業(ye) 話語權。建設一批軟件業(ye) 公共服務平台,為(wei) 企業(ye) 提供共性技術研發、產(chan) 品檢驗檢測、投融資、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綜合性、專(zhuan) 業(ye) 化公共服務。支持第三方標準技術服務機構發展,推動建設技術標準公共服務平台。推動軟件行業(ye) 協會(hui) 、產(chan) 業(ye) 聯盟、專(zhuan) 家智庫等社會(hui) 組織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服務支撐能力。(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市場監管局)

16.培育集聚軟件人才。加快國家級特色化示範性軟件學院建設,打造大型工業(ye) 軟件高端人才培養(yang) 基地、關(guan) 鍵技術研究基地和校企融合創新基地。推進市級特色化示範性軟件學院建設。突出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打造軟件領域高素質優(you) 秀企業(ye) 家、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高水平技術創新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技能人才“五支”產(chan) 業(ye) 人才隊伍。支持軟件行業(ye) 產(chan) 教聯盟等打造軟件行業(ye) 實訓基地,開展軟件人才“訂單式”培養(yang) 和定向培訓。發揮高校、園區和龍頭企業(ye) 作用,支持軟件人才創新創業(ye) ,打造育人留人的“雙創”發展生態。(責任單位: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局、市科技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深入實施產(chan) 業(ye) 鏈“鏈長製”,落細落實各區縣(功能區)和園區的屬地主體(ti) 責任,形成推動軟件名城提檔升級的強大合力。鼓勵行業(ye) 協會(hui) 、產(chan) 業(ye) 聯盟加快發展,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加強產(chan) 業(ye) 智庫建設,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完善軟件業(ye) 運行監測體(ti) 係建設,強化行業(ye) 運行監測和考核評價(jia) 。

(二)強化政策支持。貫徹落實國家軟件產(chan) 業(ye) 稅收優(you) 惠政策。進一步提升完善市級支持政策,加強政策宣貫落實工作,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和企業(ye) 發展內(nei) 生動力。積極宣傳(chuan) 推廣信創產(chan) 品和首版次高端軟件,推動在全市各級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重點行業(ye) 、市屬國資企業(ye) 試點應用。進一步加大基金對軟件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支持力度。

(三)營造發展氛圍。持續開展“軟件名城看濟南”“七名”工程係列品牌活動,加大名城、名園、名企、名品、名人、名院、名展的推介宣傳(chuan) 力度,提升軟件名城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圍繞重點行業(ye) 領域需求開展供需對接,提升產(chan) 業(ye) 合作水平。支持企事業(ye) 單位、集群促進機構、行業(ye) 協會(hui) 等主辦或承辦軟件領域的會(hui) 議、展覽、大賽等活動,按規定給予一定資金支持。

政策原鏈接:https://www.jinan.gov.cn/art/2023/3/7/art_2615_4944950.html

CMMI文章推薦
熱門資質推薦
最新熱門政策
常見問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