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ISO27001的認證流程【最詳細圖文】-米兰体育全站

2021-02-06
瀏覽次數:次
返回列表

ISO27001的認證流程【最詳細圖文】(圖1)

一目了然的認證流程

1、項目前期準備階段

目的:充分體(ti) 現領導作用和全員參與(yu) 的原則,確保各個(ge) 層麵都能意識到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的必要性和管理層的決(jue) 心 。
內(nei) 容:啟動該項目所必需的組織準備。
包括:
    a.理解管理層意圖,滲透管理思路;
    b.將實施ISO27001項目的決(jue) 定、目的、意義(yi) 、要求在組織內(nei) 傳(chuan) 達,這也是體(ti) 現內(nei) 部溝通,提高全體(ti) 員工意識的必要手段; 
    c.組織建設,包括任命管理者代表、成立信息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各級信息安全管理人員,明確其職責。

2、現場調研診斷

目的:了解組織的現狀,尋找與(yu) ISO27001標準的差距。
內(nei) 容:實施調研診斷 。
包括:
    a.根據貴公司的主要業(ye) 務流程所產(chan) 生的信息流及其所依賴的計算環境(包括硬件、軟件、數據、人力、 服務等)進行安全要求的確定;
    b.對企業(ye) 現行業(ye) 務流程進行全麵的了解,按照標準評估企業(ye) 的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
    c.識別各業(ye) 務流程所采取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職責; 
    d.對照標準要求,尋找改進的機會(hui) ;
    e.根據ISO27001標準的風險評估方法論,國家標準,製定科學、有效、適用的風險評估方法。

3、人員培訓

目的:提升各級領導和全員的信息安全意識,使內(nei) 審員具備相應能力。
內(nei) 容:動員會(hui) 、ISO27001標準培訓、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文件編寫(xie) 培訓、培訓是落實要求的重要手段。
包括:
    a.動員會(hui) -提高全員信息安全意識;
    b.什麽(me) 是信息安全?什麽(me) 是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為(wei) 什麽(me) 要實施ISO27001?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對企業(ye) 有什麽(me) 意義(yi) ?整個(ge) 工作流程、進度是怎麽(me) 安排的?都需要哪些人員培訓此項工作?
ISO27001標準培訓:主要講解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標準的條款理解及運用。

管理層培訓擴大到中層領導,最後與(yu) 高層領導在一起培訓,高層領導的參與(yu) 就是一種榜樣的力量,有助於(yu) 全體(ti) 員工信息安全意識的提高;

4、確定信息安全方針和目標

目的:明確信息安全方針和目標,為(wei) 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提供導向。
內(nei) 容:根據業(ye) 務要求及組織實際情況,製定安全方針和目標。
包括:
    a.與(yu) 最高管理者進行溝通,理解管理意圖和管理要求,確定信息安全管理方針;
    b.根據方針的要求,製定目標,並分解到各個(ge) 管理活動中,形成可測量的指標體(ti) 係,確保方針和目標 得以實現;

5、整合體(ti) 係文件架設計

目的:策劃覆蓋各個(ge) 業(ye) 務流程的係統的文件化程序。
內(nei) 容:根據現場診斷的結果,梳理所有管理活動流程,根據ISO27001標準要求形成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文件的 清單。
包括:
    a.  根據所識別的業(ye) 務流程,形成管理活動流程圖;優(you) 化或再造業(ye) 務流程,保證管理活動的係統和順暢;
    b.  根據流程圖及流程的複雜程度,策劃符合標準要求和實際業(ye) 務要求的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文件清單;
    c.形成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文件說明,包括文件的目的、管控範圍、職責、管理活動接口、管理流程等;與(yu) 各業(ye) 務流程負責人溝通修訂文件清單。

6、建立管理組織機構

目的:建立完善的內(nei) 控組織架構,為(wei) 整合體(ti) 係提供支持。
內(nei) 容:良好的組織架構是確保各項管理活動落實的根本。
包括:
    a.建立整合體(ti) 係管理委員會(hui) ,就重大信息安全事項進行決(jue) 策;
    b.建立管理協調小組,就日常管理活動中的信息安全事項進行溝通改進;
    c.明確管理活動中各流程責任人的職責,並文件化。

7、信息安全風險評估

目的:實施風險評估,識別不可接受風險,明確管理目標。
內(nei) 容:風險評估是整個(ge) 風險管理的基礎,本階段將根據前期策劃的風險評估方法。
包括:
    a.根據業(ye) 務要求及信息的密級劃分,對信息資產(chan) 的重要程度進行判定,識別對關(guan) 鍵核心業(ye) 務具有關(guan) 鍵作用的信息資產(chan) 清單;對重要信息資產(chan) 從(cong) 內(nei) 部及外部識別其所麵臨(lin) 的威脅;
    b.根據威脅,從(cong) 管理和技術兩(liang) 方麵識別重要信息資產(chan) 所存在的薄弱點;
    c.根據風險評估的方法指南,對威脅利用薄弱點對重要信息資產(chan) 所產(chan) 生的風險在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三方麵所造成的影響進行評價(jia) ;評價(jia) 威脅利用薄弱點引發安全風險事件的可能性;
    d.根據風險影響及發生的可能性評價(jia) 風險等級;
    e.根據信息安全方針,各核心業(ye) 務流程的安全要求,與(yu) 管理層進行溝通,確定不可接受風險等級的標準;
    f.針對不可接受的高風險,製定風險處理計劃,從(cong) ISO27002及顧問的行業(ye) 經驗來選擇適宜的風險管控措施;實施所選擇的控製措施,降低、轉移或消除安全風險;
    g.編寫(xie) 風險評估報告。

8、ISMS體(ti) 係文件編寫(xie)

目的:建立文件化的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
內(nei) 容:根據文件體(ti) 係策劃的結果,編寫(xie) 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文件。
包括:
    a.整合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手冊(ce) ,明確各管理過程的順序及相互關(guan) 係;
    b.整合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所要求的程序文件,從(cong) 體(ti) 係維護管理、資產(chan) 管理、物理環境安全、人力資源安全、訪問控製、通信和運作管理、業(ye) 務連續性管理、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符合性等方麵對各類管理活動及作業(ye) 指導進行文件化;
    c.製定各類安全策略,如:電子郵件策略、互聯網訪問策略,訪問控製策略等。

9、ISMS管理體(ti) 係記錄的設計

目的:設計科學的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記錄,保證各管理流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內(nei) 容:根據各個(ge) 管理流程和文件對管理過程的記錄要求,設計記錄表格格式。
包括:
    a.搜集原有管理記錄;
    b.優(you) 化記錄或重新設計;
    c.溝通記錄的形式和管理記錄填寫(xie) 的必要性,保證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的可控性與(yu) 記錄保持的數量之間的平衡。

10、ISMS管理體(ti) 係文件審核

目的:確保ISMS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文件的係統性、有效性和效率。
內(nei) 容:對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文件進行評審。
包括:
    a.對照風險評估結果,對照核心業(ye) 務流程,審核程序文件及作業(ye) 指導書(shu) 的係統性;
    b.針對每一個(ge) 具體(ti) 的管理流程,審核文件所描述的管理職責、管理活動是否符合實際情況,流程責任人是否能夠按照文件要求執行管理活動;
    c.針對文件所要求的管理活動,審核其效率是否滿足管理的要求;形成文件審核的結論,並通過管理層的審批,對文件進行修訂,形成發布稿

11、ISMS體(ti) 係文件發布實施

目的:發布ISMS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文件,落實管理要求。
內(nei) 容:由最高管理者組織發布管理文件,並提出管理要求。
包括:
    a.召開文件發布會(hui) ,最高管理者提出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運行的總要求,使全員意識到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文件是管理活動的行動指南和強製要求;
    b.各流程責任人根據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文件的要求落實各項管理活動,保持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所要求的記錄;認證項目組搜集體(ti) 係運行中所發現的問題,包括流程上的、職責上的、資源上的、技術上的等,統一修改、處理、答複。

12、組織全員進行文件學習(xi)

目的:確保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文件要求在各個(ge) 層級、各個(ge) 崗位均得到有效的溝通和理解。
內(nei) 容:培訓是提升信息安全意識,明確信息安全要求的有效途徑,組織全員參與(yu) 到體(ti) 係的運行維護中,發揮每一個(ge) 員工的重要作用
包括:
    a.充分考慮管理活動的範圍,設計分層次、分階段的係統性的培訓計劃;
    b.培訓中考慮到管理要求的內(nei) 容,也將考慮到技術上的要求,不簡單的對體(ti) 係文件照本宣科;對培訓的效果進行評價(jia) ,采用考試、實際操作、討論等多種方式進行,確保培訓的有效性。

13、業(ye) 務連續性管理

目的:確保在任何情況下,核心業(ye) 務均可保持提供連續提供服務的能力。
內(nei) 容:根據標準要求,對重大的災難性事件發生時所引發的業(ye) 務中斷進行應急響應和災難恢複的設計。
包括:
    a.從(cong) 戰略的層麵進行業(ye) 務連續、永續經營的考慮,明確各核心業(ye) 務流程的最大可容許中斷時間;
    b.識別核心業(ye) 務可能遭受到的災難性風險事件;
    c.評估災難性事件所引發的影響;
    d.針對災難性事件,設計管控措施,製定詳細的業(ye) 務連續性計劃,包括應急響應的組織架構、人員職責、響應流程、恢複流程等;
    e.實施業(ye) 務連續性計劃所要求的管理上及技術上的改進;
    f.測試業(ye) 務連續性計劃的每一個(ge) 步驟,確保其有效性;根據測試的結果進一步改進業(ye) 務連續性計劃,為(wei) 應對災難事件提供信心保證。

14、審核培訓及內(nei) 審

目的:實施內(nei) 部審核,發現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運行中的不符合,尋找改進的機會(hui) 。
內(nei) 容:根據項目計劃實施內(nei) 部審核。
包括:
    a.製定內(nei) 部審核計劃,與(yu) 受審核人員進行溝通;
    b.召開內(nei) 部審核首次會(hui) 議,明確審核計劃、審核範圍、審核目的、審核活動的安排等事項;
    c.帶領內(nei) 審員實施現場審核活動:
    d.根據審核發現開具不符合項報告,明確審核的對象、審核發現、不符合事實、改進要求,並確定整改責任人,限期改進;
    e.召開內(nei) 部審核末次會(hui) 議,報告所有的審核發現:對不符合事項進行跟蹤驗證,確保所有的不符合均被有效關(guan) 閉。

15、管理體(ti) 係有效性測量

目的:根據量化指標,測量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的有效性。
內(nei) 容:製定測量的方法論,根據 ISO27004 指南的內(nei) 容,進行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有效性測量。
包括:
    a.設計測量方法,從(cong) 各個(ge) 管理流程中製定安全關(guan) 鍵績效指標KPI;
    b.搜集運行過程中的記錄數據,利用量化的數據分析,體(ti) 現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所帶來的改進;
    c.對比信息安全管理目標和指標體(ti) 係,測量KPI是否達成管理目標的要求;
    d.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溝通,製定糾正預防措施並落實責任人,改進管理 體(ti) 係的有效性。

16、管理評審

目的:將體(ti) 係運行過程中的成效和問題向管理層匯報,由最高管理者提出改進的要求和資源的支持。
內(nei) 容:根據管理評審流程的要求實施管理評審
包括:
    a.製定管理評審計劃;
    準備管理評審輸入材料,包括風險狀況、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各相關(guan) 方的反饋、業(ye) 務連續性管理架構、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內(nei) 部審核情況、體(ti) 係有效性測 量報告等;
    c.召開管理評審會(hui) 議;根據最高管理者提出的管理要求,實施糾正預防措施或管理改進方案;
    d.跟蹤糾正預防措施及管理改進方案的落實情況。

17、認證機構正式審核

目的:由第三方權威機構審核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的有效性。
內(nei) 容:由認證機構對建立的信息安全管理體(ti) 係進行進一步的審核驗證,發現改進機會(hui) 。

CMMI文章推薦
熱門資質推薦
最新熱門政策
常見問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