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CMMI評估發現最常見的十個弱項-米兰体育全站
在CMM/CMMI這個(ge) 行業(ye) 已經晃悠了20年,這麽(me) 說吧,著名企業(ye) 做過華為(wei) 、雷神,非著名的也是一堆,甚至評過三一組織(一個(ge) 團隊、一個(ge) 產(chan) 品、一個(ge) 客戶)。該見的都見過了,不該見的也沒少見。今天和大家聊聊在我評估報告中最常出現的10個(ge) 弱項(weakness),這些弱項具有普遍意義(yi) 的原因,是因為(wei) 它們(men) 代表了我們(men) 在軟件工程、質量控製、項目管理、過程改進等方麵的不足。這些弱項也是我們(men) 改進的機會(hui) ,在一些企業(ye) 中,我也看到了很多有效實踐,在組織內(nei) 部有效解決(jue) 了這些問題。
弱項一:非功能需求的二意描述及不可追溯性
我個(ge) 人不太喜歡非功能這個(ge) 說法,隻說不是功能,那是什麽(me) 呢?當然這是題外話。非功能其實比功能更加重要,因為(wei) 在很大程度上,它決(jue) 定了用戶對產(chan) 品的滿意度,非功能決(jue) 定了功能的易用、安全、響應速度、可維護性等因素。而且產(chan) 品架構是由非功能需求決(jue) 定的,非功能的缺陷修複成本大大高於(yu) 功能缺陷的修複。可惜非功能是常見的遺漏需求,即使識別出的非功能需求的描述也往往不精準,很難指導後續開發和測試工作。對於(yu) 識別出的這些非功能需求,我常常看不到設計實現的考慮,看不到測試的覆蓋,倒時常感覺到咱們(men) 項目組的賭性。希望我們(men) 成熟的軟件組織,能夠重視這個(ge) 問題。
弱項二:Brutal Force的架構設計
好多人問我中國軟件最缺什麽(me) 人才?二十年來,我的答案始終如一,最缺的就是軟件架構師啊。在我評估的項目裏,很少能看到可以支持產(chan) 品擴展、維護的優(you) 美的軟件架構。許多架構隻是解決(jue) 眼前的問題,英文叫brutal force的方法,也就是沒有套路的方法。
弱項三:沒有質量評估的測試報告
大多數測試報告基本就是流水賬:跑了多少用例,發現了多少缺陷,修複了多少缺陷,遺留了多少缺陷……但是被測程序質量如何?測試盲點、潛在隱患在哪裏?後續測試應關(guan) 注什麽(me) ?這些基本質量評估都看不到。那麽(me) 測試報告的價(jia) 值何在?這些流水賬除了像個(ge) 打醬油的,還能幹嘛?
弱項四:吃不到雞的同行評審
同行評審在中國水土不服是個(ge) 老問題了,我們(men) 的評審發現不了缺陷,吃不到雞。這裏我就不做原因分析了,每當我在心裏算下評審速率,發現每小時要評審500頁需求或5000行代碼時,我隻能默默的對這個(ge) 速率表達我崇高的敬意!
弱項五:質量部包攬了EPG的工作
早些年,我常看到EPG被置於(yu) 公司質量部的領導之下。其後果是質量部包攬了組織的所有改進工作,不論改進的流程執行實體(ti) 和它有無關(guan) 係。難道質量部個(ge) 個(ge) 都是十項全能高手?架構的改進難道不應該由架構師主導嗎?看到一些不疼不癢的專(zhuan) 題改進成果,我除了歎氣還是歎氣。
弱項六:不變的項目定義(yi) 過程和不變的項目量化目標
項目計劃常常會(hui) 變,可奇怪的是項目的定義(yi) 過程基本不變。隨著項目的進展,計劃的過程活動及其力度都不需要調整嗎?這裏就不討論高成熟度的問題了,但忍不住問一嘴:為(wei) 什麽(me) 項目量化目標永遠不變?哪怕目標明顯已經太低或太高了?您家軟件項目真的那麽(me) 穩定嗎?
弱項七:為(wei) 評估而做的決(jue) 策
當我一眼就能從(cong) 備選方案中選出勝出者時,這個(ge) 決(jue) 策大概是為(wei) 評估準備的。如果真的是四個(ge) 專(zhuan) 家花了兩(liang) 個(ge) 小時,咱們(men) 能否將決(jue) 策自然體(ti) 現在需要決(jue) 策的活動中?何必要單獨出個(ge) 決(jue) 策報告,再把相關(guan) 信息抄出來。這好歹也是一個(ge) 專(zhuan) 家一天的工作量(8個(ge) 小時),可惜了!
弱項八:不可操作的風險緩解計劃
現代的項目管理就是風險管理,可惜這是個(ge) 和同行評審做得不相上下的過程域。相信你看到過這樣的風險緩解計劃:加強和客戶溝通。那誰和誰溝通?溝通什麽(me) ?何時溝通?一個(ge) 不可操作的風險緩解計劃如何能真的化解風險呢?
弱項九:缺乏可操作定義(yi) (operational definition)的度量項
CMMI 2.0在MPM(Managing Performance and Measurement)實踐域中多次強調度量項的可操作定義(yi) 。精準的度量項不如一致的度量項,度量項都會(hui) 些噪音,但要高都高,要低都低。沒有可比性的度量是沒有意義(yi) 的,恰當的可操作定義(yi) 保證了這一點。可惜太多的組織,做不到這一點。
弱項10:支零破碎的過程架構
如果我看到一家組織的過程是按過程域來編寫(xie) 的,過程元素和過程域的實踐有很好的對應時,就為(wei) 過程執行者捏把汗。項目經理在做計劃時,怎麽(me) 能夠自然的梳理清楚不同過程的關(guan) 係:誰是誰的輸入?誰是誰的輸出?我很高興(xing) 2.0明確指出不要再說“我們(men) 在實施CMMI”,而是我們(men) 在改進過程,在組織內(nei) 部實現模型的目的和價(jia) 值。
正如我在前麵說的,不少中國軟件組織有效解決(jue) 了上訴問題,但希望更多的企業(ye) 能借助2.0的東(dong) 風,讓這些問題逐一消失!
本文轉自“老叢(cong) 講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