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你還不知道?江陰市原來有這麽多獎勵政策!
中共江陰市委 江陰市人民政府
關(guan) 於(yu) 大力推進產(chan) 業(ye) 強市建設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意見
(2020年4月25日)
為(wei) 深入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全麵落實無錫市委、市政府《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現代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的意見》(錫委發〔2019〕21號)等文件精神,紮實推進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和產(chan) 業(ye) 強市主導戰略,進一步集成政策資源、創新支持方式、提升政策實效,不斷增強政策導向性和引領性,引導企業(ye) 弘揚江陰精神、做強實體(ti) 經濟,聚焦實業(ye) 、聚力產(chan) 業(ye) ,全力推動江陰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發展實際,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項目投入與(yu) 智能製造
1.重大項目建設
——加大重大項目落地支持力度,對符合我市產(chan) 業(ye) 發展導向或重點鼓勵發展產(chan) 業(ye) 目錄、產(chan) 業(ye) 帶動性強、總投資在10億(yi) 元(或等值美元,含)以上我市重點鼓勵發展的先進製造業(ye) 項目和總投資5億(yi) 元(或等值美元,含)以上的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及總投資2億(yi) 元(或等值美元,含)以上的現代服務業(ye) 項目(不含房地產(chan) 開發項目)進行重點扶持。綜合考慮項目投資總量、技術和設備投資額、項目技術水平及預期產(chan) 出等因素,確定分檔補助金額:
總投資在2億(yi) 元(含)-5億(yi) 元的現代服務業(ye) 項目,最高獎補金額不超過350萬(wan) 元;總投資在5億(yi) 元(含)-10億(yi) 元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項目,最高獎補金額不超過800萬(wan) 元。
總投資在10億(yi) 元以上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項目按以下標準予以補助。總投資在10億(yi) 元-20億(yi) 元(含)的項目,最高補助1000萬(wan) 元;總投資在20億(yi) 元-30億(yi) 元(含)的項目,最高補助2200萬(wan) 元;總投資在30億(yi) 元-50億(yi) 元(含)的項目,最高補助3900萬(wan) 元;總投資在50億(yi) 元-100億(yi) 元(含)的項目,最高補助7000萬(wan) 元;總投資在100億(yi) 元以上的項目,最高補助15000萬(wan) 元。
以上獎勵方式可根據項目的建設周期分期進行,原則上不超過三年,累計補助金額不超過最高補助金額。
——加大優(you) 質投資項目供地支持力度,被評為(wei) 優(you) 質項目的,其享受土地優(you) 惠具體(ti) 按照相關(guan) 配套文件執行。享受市優(you) 質項目供地政策的項目與(yu) 前款相比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不重複享受。
——對市場前景好、產(chan) 業(ye) 升級帶動作用強、智能化水平高、地方經濟發展支撐力大的特別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可采取“一事一議”。
——江陰市與(yu) 無錫市重大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原則上不重複享受。總投資在30億(yi) 元以上且未享受江陰市專(zhuan) 項資金補助的項目在獲得無錫市專(zhuan) 項資金補助後,可給予無錫市專(zhuan) 項資金補助額3%的補助。
2.企業(ye) 裝備提升
——鼓勵企業(ye) 裝備提升。加快培育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鼓勵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支持企業(ye) 大規模應用先進技術裝備,提升產(chan) 業(ye) 層次和企業(ye) 競爭(zheng) 力。對當年完成技術裝備投資500萬(wan) 元以上,屬於(yu) 我市鼓勵發展的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車船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及器械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項目,最高按照當年完成技術裝備投資(不含稅)的10%進行補助,單個(ge) 企業(ye) 及單個(ge) 項目累計補助資金最高1000萬(wan) 元;對當年完成技術裝備投資800萬(wan) 元以上,屬於(yu) 冶金、紡織、化工、輕工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項目,最高按照當年完成裝備投資(不含稅)的5%進行補助,單個(ge) 企業(ye) 及單個(ge) 項目累計補助資金最高500萬(wan) 元。對列入國家、省級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ye) 名單的生產(chan) 企業(ye) ,因新冠疫情防控需要而新增設備生產(chan) 防護服、口罩、消毒機、消殺用品、醫療器械和相關(guan) 藥品等重要醫用物資,當年完成技術設備投資200萬(wan) 元以上項目,最高按照當年完成技術裝備投資(不含稅)的10%進行補助,單個(ge) 企業(ye) 及單個(ge) 項目累計補助資金最高500萬(wan) 元。
3.企業(ye) 智能製造
——鼓勵企業(ye) 工業(ye) 互聯網建設。當年獲評國家級、省級工業(ye) 互聯網創牌類項目的企業(ye) ,一次性給予最高200萬(wan) 元、50萬(wan) 元獎勵(含:試點示範類項目、試點示範平台、標杆工廠、製造業(ye) “雙創”平台);當年獲評省級工業(ye) 互聯網發展示範企業(ye) (工廠類)的企業(ye) 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獎勵;發展示範企業(ye) (平台類)的企業(ye) ,按照雙跨類、行業(ye) 級/企業(ye) 級和培育類分別一次性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50萬(wan) 元和30萬(wan) 元獎勵;當年度獲評省五星級、四星級和三星級“上雲(yun) ”企業(ye) ,分別一次性給予最高50萬(wan) 元、30萬(wan) 元、10萬(wan) 元獎勵。
——鼓勵企業(ye) 兩(liang) 化深度融合。當年獲評國家級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貫標示範、試點的企業(ye) ,一次性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50萬(wan) 元獎勵;通過國家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貫標認定的企業(ye) ,一次性給予最高30萬(wan) 元獎勵;當年獲評省級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貫標試點的企業(ye) ,一次性給予最高20萬(wan) 元獎勵。
——鼓勵企業(ye) 示範引領。當年獲評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省級示範智能工廠的企業(ye) ,一次性給予最高200萬(wan) 元獎勵;當年獲評省示範智能車間的,一次性給予最高80萬(wan) 元獎勵。鼓勵企業(ye) 開展國家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評估,對通過國家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評估並獲得五級、四級、三級、二級的相關(guan) 企業(ye) ,分別一次性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50萬(wan) 元、30萬(wan) 元、10萬(wan) 元獎勵。同一檔次、同一領域不重複享受,提檔升級的給予補差獎勵。
——鼓勵培育優(you) 質服務商。當年獲評省工業(ye) 互聯網服務資源池、省智能製造領軍(jun) 服務機構、服務本地企業(ye) 獲評當年度省星級上雲(yun) 成果排名首位的本地雲(yun) 服務商,一次性給予最高20萬(wan) 元獎勵。
4.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
——鼓勵物聯網產(chan) 業(ye) 發展。支持物聯網企業(ye) 將優(you) 秀科技成果規模化、產(chan) 業(ye) 化,擇優(you) 對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且當年實際投入300萬(wan) 元以上的物聯網產(chan) 業(ye) 化項目,最高按設備和相關(guan) 軟件投入總額的15%給予補助,最高200萬(wan) 元。支持企業(ye) 在工業(ye) 生產(chan) 過程控製、生產(chan) 環境檢測、製造供應鏈跟蹤、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檢測及倉(cang) 儲(chu) 管理等方麵積極開展物聯網應用示範。擇優(you) 對擁有較好實用價(jia) 值、商業(ye) 模式、實用成效且項目當年實際投入300萬(wan) 元以上(其中,無錫本地物聯網產(chan) 品采購金額不少於(yu) 100萬(wan) 元)的物聯網應用示範項目,最高按其在示範區(無錫)采購物聯網產(chan) 品金額的20%給予補助,最高200萬(wan) 元。支持裝備製造企業(ye) 建設基於(yu) 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平台,實現設備遠程操控、運行狀態監測、工作環境預警、故障診斷維護等智能服務功能。擇優(you) 對當年度線上裝備銷售超1000萬(wan) 元的應用平台,按當年度銷售額的5%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200萬(wan) 元。
——鼓勵5G產(chan) 業(ye) 發展及融合應用。支持企業(ye) 在5G核心設備、芯片、元器件及終端應用等領域開展產(chan) 品研發及技術攻關(guan) 。對當年度列入《省重點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產(chan) 品目錄》的5G相關(guan) 技術或產(chan) 品給予一個(ge) 最高30萬(wan) 元的獎勵。對在終端產(chan) 品中優(you) 先采用5G芯片及模組,且采購金額100萬(wan) 元以上的企業(ye) ,最高按其采購金額的5%給予支持,最高100萬(wan) 元。對研發投入超過100萬(wan) 元的5G相關(guan) 研發項目,最高按當年研發設備及相關(guan) 技術服務投入的20%給予補助,最高100萬(wan) 元。支持企業(ye) 積極開展5G應用,深化5G與(yu) 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行業(ye) 融合創新。對在工業(ye) 互聯網、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創建中優(you) 先引入5G技術和產(chan) 品,且相關(guan) 投入超過100萬(wan) 元的應用示範項目,最高按企業(ye) 采購5G技術和產(chan) 品金額的20%給予補助,最高200萬(wan) 元。
——鼓勵軟件產(chan) 業(ye) 發展。支持軟件企業(ye) 做優(you) 做強。對當年度軟件開票銷售收入首次超3000萬(wan) 元、5000萬(wan) 元、8000萬(wan) 元和1億(yi) 元的軟件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10萬(wan) 元、30萬(wan) 元、50萬(wan) 元和80萬(wan) 元的獎勵;對軟件企業(ye) 當年度銷售額超100萬(wan) 元的單個(ge) 軟件產(chan) 品(限支持重點中明確的類別,其著作權取得三年內(nei) ,且銷售對象為(wei) 非關(guan) 聯企業(ye) ),按銷售額的5%給予一次性獎勵,單個(ge) 軟件產(chan) 品獎勵最高50萬(wan) 元,每個(ge) 企業(ye) 限報1個(ge) 產(chan) 品。對獲評江蘇省優(you) 秀軟件產(chan) 品“金慧獎”和無錫市優(you) 秀軟件產(chan) 品“飛鳳獎”的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30萬(wan) 元和20萬(wan) 元的獎勵。對入選《江蘇省重點領域首版次軟件產(chan) 品應用推廣指導目錄》的軟件產(chan) 品給予一個(ge) 最高30萬(wan) 元的獎勵。對通過ITSS(信息係統服務標準)一級、二級和三級資質認證的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3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通過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五級、四級和三級資質認證的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3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當年度首次通過軟件企業(ye) 評估的企業(ye) ,給予最高10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
5.產(chan) 業(ye) 發展引導資金
——發揮好財政資金的杠杆作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設立現代產(chan) 業(ye) 發展引導資金,引導社會(hui) 各類資本投資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支持創新創業(ye) 、中小微企業(ye) 發展、產(chan) 業(ye) 轉型提升等。今年至“十四五”期間,全市財政預算每年安排10億(yi) 元,支持現代產(chan) 業(ye) 發展新高地建設。
二、人才強企與(yu) 科技創新
6.人才引育
大力實施“暨陽英才計劃”,每年安排不少於(yu) 1億(yi) 元的財政資金用於(yu) 人才強企建設。
——支持企業(ye) 引育國際頂尖人才(團隊),能引領我市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並取得重大經濟社會(hui) 效益的,實行“一事一議”,不定框框,不設上限,根據發展需要全力提供經費支持,量身創設發展平台,按需提供科研設備和發展場地。
——加強創新創業(ye) 領軍(jun) 人才和團隊的引育,對培育國家特聘專(zhuan) 家和省“雙創計劃”等人才的單位,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獎勵;對入選省“雙創計劃”團隊的單位,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的獎勵;給予“暨陽英才計劃”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業(ye) 領軍(jun) 人才最高500萬(wan) 元的項目資助、產(chan) 業(ye) 升級創新領軍(jun) 人才最高30萬(wan) 元的薪酬補貼、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領軍(jun) 人才最高50萬(wan) 元的獎勵;給予引育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的企業(ye) 最高50萬(wan) 元的引才補貼。
——加快企業(ye) 創新平台建設,對新建立諾貝爾獎得主研究院、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2500萬(wan) 元、300萬(wan) 元、80萬(wan) 元的獎勵;對當年新獲批的院士工作站,最高給予省級50萬(wan) 元、無錫市級20萬(wan) 元、江陰市級30萬(wan) 元的支持;對新建立省研究生工作站、海外工程師(外國專(zhuan) 家)工作室的企業(ye) ,給予最高10萬(wan) 元的獎勵。
——實施優(you) 秀大學生匯聚計劃,圍繞我市重點產(chan) 業(ye) 和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需要,每年製定緊缺人才目錄,吸引更多的優(you) 秀大學畢業(ye) 生來我市就業(ye) 創業(ye) ,給予最高每月1500元的租房補貼、最高50萬(wan) 元的富民創業(ye) 擔保貸款;全麵落實人才“三房兩(liang) 補”安居體(ti) 係,給予最高500萬(wan) 元的安家補貼;對組織開展企業(ye) 家、高級經管人才和專(zhuan) 業(ye) 技能人才等三支人才隊伍培訓按有關(guan) 規定列支或給予補助。
7.關(guan) 鍵技術研發
——支持企業(ye) 進行產(chan) 業(ye) 前瞻性與(yu) 共性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綜合技術水平、研發投入和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等因素,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研發經費補助。
——對現代農(nong) 業(ye) 開展重大關(guan) 鍵共性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的創新和集成應用示範項目的新增投入給予最高30萬(wan) 元補助。
8.科技成果轉化
——對顯著提升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高附加值的核心單元、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材料、重大整機等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單個(ge) 獎勵最高200萬(wan) 元。
——對社會(hui) 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領域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示範項目,單個(ge) 獎勵最高30萬(wan) 元。
——對近3年列入省重點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chan) 品目錄、當年該項目產(chan) 品新增稅務銷售額500萬(wan) 元(含)以上的企業(ye) ,根據新增稅務銷售額(不含稅)按最高3%給予獎勵。同一項目產(chan) 品或當年單個(ge) 企業(ye) 累計獎勵最高100萬(wan) 元。
——對通過省首台(套)重大裝備及關(guan) 鍵部件認定的企業(ye) ,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
9.企業(ye) 技術創新
——支持企業(ye) 開展創新國際化工作,對企業(ye) 與(yu) 海外重點國別、重點機構開展產(chan) 業(ye) 技術聯合研發,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支持。對引進或聯合國外著名高校、研究機構或公司等在澄注冊(ce) 法人,開展國際技術轉移等業(ye) 務有明顯成效的或我市企業(ye) 在境外以收並購或直接投資等方式設立海外研發機構開展研發活動,給予最高30萬(wan) 元的支持。
——對當年新獲批企業(ye)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ye) 技術中心、企業(ye) 創新中心、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企業(ye) 重點實驗室的企業(ye) ,最高給予國家級50萬(wan) 元、省級20萬(wan) 元的獎勵。
——對省級以上企業(ye)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ye) 重點實驗室在當年專(zhuan) 業(ye) 技術領域研發用的軟硬件設備投入超過100萬(wan) 元的,最高按軟硬件設備投入(不含稅)的10%給予補助,最高50萬(wan) 元。
——對企業(ye) 購買(mai) 合作科技保險機構的科技保險發生的費用,按保險費50%比例進行補助,最高10萬(wan) 元。
——對全市年銷售5億(yi) 元以下的當年未享受所得稅優(you) 惠政策的高新技術企業(ye) ,根據企業(ye) 當年研發投入新增情況,給予5%-10%的後補助,年度資助上限30萬(wan) 元;對當年首次認定的省民營科技企業(ye) 、評價(jia) 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根據企業(ye) 研發投入情況,給予最高5%的後補助,年度資助上限30萬(wan) 元;單個(ge) 企業(ye) 不重複享受市級研發費資助。
——對企業(ye) 與(yu) 高校院所的產(chan) 學研合作項目,最高按實際發生經費的20%,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補助。對年度技術轉移輸出額累計超過300萬(wan) 元的企業(ye) ,最高按技術合同成交額的1%,給予最高30萬(wan) 元的補助。對引進市內(nei) 外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的企業(ye) ,最高按技術合同實際成交額的5%,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補助。對當年與(yu) 國內(nei) 外高校院所、品牌機構合作共建的技術轉移機構,給予最高10萬(wan) 元的補助;對促成向本市企業(ye) 轉化科技成果的技術轉移機構,最高按技術合同實際成交額的2%,給予最高30萬(wan) 元的補助。對技術經紀人開展的技術轉移活動,最高按技術合同實際成交額的1%,給予最高20萬(wan) 元的補助。對列入省大型科學儀(yi) 器設備共享服務平台用戶進行配套補貼。
——對當年獲評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省創新示範企業(ye) 的,分別給予國家級最高50萬(wan) 元、省級最高20萬(wan) 元的獎勵;對當年新榮獲國家級、省級科技獎勵的單位和個(ge) 人,分別給予國家級最高50萬(wan) 元、省級最高20萬(wan) 元的獎勵;對獲得無錫市和江陰市科技進步獎、專(zhuan) 利獎和騰飛獎的單位與(yu) 個(ge) 人予以適當獎勵。
——全麵落實國家科技創新政策,重點推動高新技術企業(ye) 稅收減免、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優(you) 惠政策兌(dui) 現。加大高新技術企業(ye) 引育力度,對列入省高新技術企業(ye) 培育庫的企業(ye) ,給予最高10萬(wan) 元獎勵;對首次通過高新技術企業(ye) 認定的企業(ye) 或從(cong) 江陰行政區域外整體(ti) 新遷入我市的有效期內(nei) 高新技術企業(ye) ,給予最高40萬(wan) 元獎勵;對有效期滿後重新申報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ye) ,給予10萬(wan) 元獎勵。加大科技企業(ye) 上市培育力度,對列入省科技企業(ye) 上市培育計劃後備庫的企業(ye) ,給予最高20萬(wan) 元的獎勵;對首次認定為(wei) 省農(nong) 業(ye) 科技型企業(ye) 給予最高10萬(wan) 元的獎勵。
10.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
——鼓勵高質量的知識產(chan) 權創造,支持企業(ye) 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組建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培育示範中心,視建設情況予以適當支持,最高不超過100萬(wan) 元。對獲得中國專(zhuan) 利獎的項目最高給予金獎100萬(wan) 元、銀獎30萬(wan) 元、優(you) 秀獎20萬(wan) 元的獎勵;對獲得江蘇省專(zhuan) 利獎的項目最高給予金獎50萬(wan) 元、銀獎15萬(wan) 元、優(you) 秀獎10萬(wan) 元的獎勵。
——實施知識產(chan) 權強企行動,推動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管理規範化建設,對已參加江蘇省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管理貫標備案,並獲得國家知識產(chan) 權管理體(ti) 係認證的企業(ye) 給予最高5萬(wan) 元獎勵,與(yu) 無錫市獎勵不重複享受。對獲得國家知識產(chan) 權示範和優(you) 勢的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的獎勵。
——鼓勵知識產(chan) 權金融運用。支持企業(ye) 開展專(zhuan) 利、商標、地理標誌等知識產(chan) 權質押貸款,給予50%貼息獎補,單筆最高30萬(wan) 元。支持銀行以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方式對企業(ye) 授信並發放貸款,貸款實施基準利率,貸款期限1年及以上,對銀行按照貸款額度的2%給予風險補助,同一銀行對同一企業(ye) 發放知識產(chan) 權質押貸款,年度風險補助金最高不超過20萬(wan) 元。支持企業(ye) 投保知識產(chan) 權保險,對其實際支出的保費給予50%的補貼,單筆最高2萬(wan) 元。
——促進知識產(chan) 權運營,鼓勵運營機構與(yu) 各鎮街園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建設專(zhuan) 業(ye) 產(chan) 業(ye) 領域的知識產(chan) 權運營服務平台,將國內(nei) 外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chan) 權成果運營到我市產(chan) 業(ye) 化,並在我市交易開票,可運營專(zhuan) 利數量大於(yu) 500件,其中有效發明專(zhuan) 利占比不低於(yu) 40%,運營服務收入500萬(wan) 元以上,按建設進度分階段實施,每家最高支持經費不超過200萬(wan) 元。對創新知識產(chan) 權服務模式,提升區域知識產(chan) 權運營服務水平,優(you) 化知識產(chan) 權發展環境有積極推動作用的重點運營服務項目,采取“一事一議”。
——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支持企業(ye) 開展涉外知識產(chan) 權維權行動,主動應對涉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對在涉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中獲得勝訴或達成具有實質意義(yi) 和解協議的,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wan) 元的資助。完善知識產(chan) 權信用評價(jia) 製度,將知識產(chan) 權失信行為(wei) 納入公共信用信息係統。鼓勵商貿流通單位開展“正版正貨”示範活動,對創建成為(wei) 省、無錫市級“正版正貨”示範街區的單位,分別給予最高10萬(wan) 元、5萬(wan) 元的補貼。
三、攀高創優(you) 與(yu) 資本運作
11.大企業(ye) 集團提升經營業(ye) 績
——對首次入選“中國企業(ye) 500強”“中國製造業(ye) 企業(ye) 500強”“中國服務業(ye) 企業(ye) 500強”的企業(ye) ,按就高不重複原則,分別給予100萬(wan) 元、80萬(wan) 元、50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先入選“中國製造業(ye) 企業(ye) 500強”或“中國服務業(ye) 企業(ye) 500強”並獲得相應獎勵的企業(ye) ,以後年度晉級首次進入“中國企業(ye) 500強”的,給予50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在“中國企業(ye) 500強”“中國製造業(ye) 企業(ye) 500強”“中國服務業(ye) 企業(ye) 500強”中較2017年我市首次開展獎勵年度以來最高位次排名提高10位(含)以上的,按就高不重複原則,分別給予50萬(wan) 元、40萬(wan) 元、25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於(yu) 500強企業(ye) 的相關(guan) 獎勵,如另有其他政策或規定,同一企業(ye) 的相關(guan) 獎勵均按就高不重複原則執行。對獲評國家級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示範企業(ye) 、單項冠軍(jun) 產(chan) 品的,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
——獎勵突出貢獻企業(ye) ,對上年本地納稅(按市重點骨幹企業(ye) 評選口徑)比曆史最高納稅額淨增超億(yi) 元的集團型企業(ye) 給予“超額累進突出貢獻獎勵”(不含房地產(chan) 企業(ye) ),超過曆史最高額1億(yi) 元(含)-2億(yi) 元的,獎勵200萬(wan) 元;2億(yi) 元(含)-3億(yi) 元,獎勵250萬(wan) 元;3億(yi) 元(含)以上,每億(yi) 元獎勵300萬(wan) 元(獎勵累計)。已並入集團型企業(ye) 的集團內(nei) 獨立法人企業(ye) 不重複獎勵。
12.中小微企業(ye) 創新發展
加大對中小微企業(ye) 創新發展扶持力度,設立中小微發展專(zhuan) 項資金,主要用於(yu) 支持“專(zhuan) 精特新”培育、創新能力建設、管理模式創新和服務型製造等項目。部分扶持項目不僅(jin) 限於(yu) 中小微企業(ye) 。
——支持中小微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之路,深入開展專(zhuan) 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ye) 新一輪培育工程,對當年達到培育目標的,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獎勵;對當年獲評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省級“專(zhuan) 精特新產(chan) 品”企業(ye) 和科技小巨人企業(ye) 、“隱形冠軍(jun) ”、“隱形小巨人”的企業(ye) ,最高給予國家級50萬(wan) 元、省級20萬(wan) 元的獎勵。
——支持企業(ye) 創新管理模式,對當年獲評省管理創新示範(優(you) 秀)企業(ye) 、省五星級數字企業(ye) 的,給予最高20萬(wan) 元的獎勵;對獲評省級中小企業(ye) 管理提升示範企業(ye) 的,給予最高10萬(wan) 元的獎勵。
——支持開展服務型製造,對當年獲評國家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ye) 的,給予最高70萬(wan) 元的獎勵;對當年獲評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ye) 的,給予最高30萬(wan) 元的獎勵。同一企業(ye) 累計最高100萬(wan) 元。
——支持企業(ye) 工業(ye) 設計能力提升,對獲評江蘇省工業(ye) 設計產(chan) 品金獎的企業(ye) ,最高給予20萬(wan) 元的獎勵;對獲評江蘇省工業(ye) 設計中心(企業(ye) 工業(ye) 設計中心、工業(ye) 設計企業(ye) )的企業(ye) ,最高給予30萬(wan) 元的獎勵;對於(yu) 獲評國家級工業(ye) 設計中心(企業(ye) 工業(ye) 設計中心、工業(ye) 設計企業(ye) )的企業(ye) ,最高給予70萬(wan) 元的獎勵。
13.企業(ye) 品牌、質量、標準建設
——支持企業(ye) 提升質量水平,對獲得中國工業(ye) 大獎、中國質量獎的企業(ye) ,給予最高150萬(wan) 元的獎勵;對首次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的企業(ye) ,給予最高80萬(wan) 元的獎勵;對獲得江蘇省質量獎、江蘇省質量管理優(you) 秀獎的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50萬(wan) 元、30萬(wan) 元的獎勵;對獲得無錫市市長質量獎、無錫市質量管理優(you) 秀獎的企業(ye) ,在已享受上級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最高30萬(wan) 元、10萬(wan) 元的配套獎勵;對獲得江陰市市長質量獎的企業(ye) ,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獎勵。對獲得江陰市質量管理優(you) 秀獎的企業(ye) ,給予最高10萬(wan) 元的獎勵。
——支持企業(ye) 推進品牌建設,對獲得中國名牌或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ye) ,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獎勵;對獲得省名牌的企業(ye) ,給予最高10萬(wan) 元的獎勵。
——支持加強標準化建設,對企事業(ye) 單位和社會(hui) 組織參與(yu) 標準化活動,作為(wei) 國際、國家、行業(ye) 、地方標準主導製修訂的,分別給予最高3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和5萬(wan) 元的獎勵;對承擔國際專(zhuan) 業(ye)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分委員會(hui) 和工作組秘書(shu) 處的,分別給予最高50萬(wan) 元、30萬(wan) 元和10萬(wan) 元的獎勵;對承擔全國專(zhuan) 業(ye)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分委員會(hui) 和工作組秘書(shu) 處的,分別給予最高3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的獎勵;對承擔國家、省級標準化示範項目的,完成後分別給予最高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的獎勵;對獲得國家標準創新貢獻獎組織獎的,給予最高30萬(wan) 元的獎勵;對於(yu) 承擔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的,完成後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獎勵。
14.發展總部經濟
——鼓勵國內(nei) 外大企業(ye) 在我市設立綜合型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總部,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獎勵,具體(ti) 按照相關(guan) 配套文件執行。
15.企業(ye) 資本運作
——鼓勵企業(ye) 境內(nei) 上市。在境內(nei) 上市首發募集1億(yi) 元(含)-5億(yi) 元、5億(yi) 元(含)-10億(yi) 元、10億(yi) 元以上的企業(ye) ,分別給予800萬(wan) 元、1000萬(wan) 元、1500萬(wan) 元的獎勵。“科創板”上市企業(ye) 在上述基礎上再給予每家200萬(wan) 元的獎勵。
重點上市後備企業(ye) 的募投資金投資項目優(you) 先核準或備案,所需建設用地、環境容量、能源供應等要素優(you) 先解決(jue) 。
企業(ye) 通過並購重組等方式取得境內(nei) 上市公司股權並成為(wei) 第一大股東(dong) ,且上市公司注冊(ce) 地遷入我市,給予500萬(wan) 元獎勵。
——鼓勵企業(ye) 境外上市。企業(ye) 直接在境外上市、采用搭建紅籌架構方式成功上市、或通過並購重組等方式取得境外上市公司股權並成為(wei) 第一大股東(dong) 且上市公司主要生產(chan) 基地和納稅地在江陰,給予100萬(wan) 元獎勵;企業(ye) 首發募集資金5000萬(wan) 元(含)-1億(yi) 元、1億(yi) 元(含)-5億(yi) 元、5億(yi) 元以上,分別再給予200萬(wan) 元、300萬(wan) 元、400萬(wan) 元獎勵。企業(ye) 在美股或香港主板首發上市的,在上述基礎上再給予100萬(wan) 元的獎勵。
鼓勵企業(ye) 新三板掛牌。企業(ye) 成功掛牌新三板,給予50萬(wan) 元獎勵;進入精選層,給予50萬(wan) 元一次性獎勵。企業(ye) 轉板成功的,參照前述政策給予獎勵,補足不足部分。
——鼓勵企業(ye) 江蘇股交中心掛牌。企業(ye) 在江蘇股權交易中心(包括江蘇股交中心江陰運營中心)掛牌,且當年營業(ye) 收入達到1000萬(wan) 以上或淨利潤達到100萬(wan) 元以上,在成長板掛牌的給予3萬(wan) 元獎勵,在價(jia) 值板掛牌的給予5萬(wan) 元獎勵。
——鼓勵上市掛牌企業(ye) 做優(you) 做強。上市企業(ye) 當年實施股權再融資的,按年內(nei) 累計融資規模予以獎勵,募集資金1億(yi) 元(含)-5億(yi) 元,5億(yi) 元(含)-10億(yi) 元、10億(yi) 元以上,分別給予50萬(wan) 元、80萬(wan) 元、100萬(wan) 元的獎勵。上市公司實現二次上市,給予一次性100萬(wan) 元獎勵。上市公司收購重組本地企業(ye) 的,給予並購資產(chan) 交易規模的0.3%獎勵,最高500萬(wan) 元。
新三板公司當年實施股權融資的,按年內(nei) 累計融資規模予以獎勵,募集資金1000萬(wan) 元(含)-3000萬(wan) 元、3000萬(wan) 元以上,分別獎勵30萬(wan) 元、50萬(wan) 元。
省內(nei) 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ye) 進行債(zhai) 權股權融資的,按融資規模1%給予獎勵,最高20萬(wan) 元。
16.增強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
——加快推動外貿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鼓勵企業(ye) 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大力發展新興(xing) 業(ye) 態,提升外貿競爭(zheng) 優(you) 勢,對符合條件的企業(ye) 給予獎勵或補貼,具體(ti) 按照當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訂後的相關(guan) 配套文件執行。
四、現代服務業(ye) 與(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17.服務業(ye) 重點項目建設
——支持生活性服務業(ye) 提升發展,對企業(ye) 建設現代商貿服務、居民家庭服務、健康養(yang) 老服務、體(ti) 育產(chan) 業(ye) 等方麵的項目,項目總投入達到5000萬(wan) 元以上,且當年投資額達到500萬(wan) 元以上,最高給予當年投資額(不含稅)審定數(不含土地、房屋)5%的補助,最高100萬(wan) 元。專(zhuan) 項資金實施期內(nei) ,同一企業(ye) 最多扶持三年。
——對獲評國家級、省級、無錫市級“老字號”的,獎勵50萬(wan) 元、30萬(wan) 元和10萬(wan) 元;對於(yu) 當年新開設連鎖門店,給予當年租金30%的補貼,連續扶持時間不超過3年,累計補助不超過50萬(wan) 元。
18.服務業(ye) 創新發展
——凡總部設在江陰的獨立核算法人直營連鎖企業(ye) ,以及外來連鎖企業(ye) 在江陰開設獨立法人門店,連鎖門店達到30家以上,年開票銷售收入超5000萬(wan) 元且增幅10%以上的,給予最高20萬(wan) 元的獎勵;連鎖門店達到50家以上,年開票銷售收入超2億(yi) 元且增幅10%以上的,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獎勵。
19.軍(jun) 民融合產(chan) 業(ye)
——加快推進軍(jun) 民融合產(chan) 業(ye) 發展,推動軍(jun) 民融合企業(ye) 做大做強,鼓勵有條件的企業(ye) 積極參與(yu) “軍(jun) 轉民”“民參軍(jun) ”,對符合條件的企業(ye) 給予獎勵或補貼,具體(ti) 按照相關(guan) 配套文件執行。
20.電商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互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培育壯大一批與(yu) 江陰實體(ti) 經濟緊密結合的平台型龍頭企業(ye) ,引導企業(ye) 運用電子商務整合線上線下各種資源,推動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創新電商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實體(ti) 零售升級與(yu) 跨境電商融合發展新路徑。具體(ti) 按照相關(guan) 配套文件執行。
21.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對符合條件的企業(ye) 獲得國內(nei) 及歐美等發達國家(地區)認證、開展藥品和高端醫療器械產(chan) 品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分別給予適當獎勵。單個(ge) 企業(ye) 最高獎勵50萬(wan) 元。
22.旅遊產(chan) 業(ye)
——對新評定的國家級、省級旅遊度假區,分別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50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評定和通過評定性複核的國家3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給予評定最高50萬(wan) 元、複核最高10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獲得無錫市級以上各類旅遊品牌稱號的單位,給予最高20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
——對通過國家星級評定與(yu) 複核的星級飯店和新建成運營達到國家星級評定標準的精品旅遊飯店、文化主題旅遊飯店、綠色飯店、旅遊民宿等,給予評定最高50萬(wan) 元、複核最高10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
——對江陰本地遊有突出貢獻的旅行社,根據地接人數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獎勵。
23.文化產(chan) 業(ye)
——對新入選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基地)、文化科技類園區、電影產(chan) 業(ye) 實驗區等的載體(ti) ,分別給予200萬(wan) 元和100萬(wan) 元的一次性獎勵。
——支持文化與(yu) 科技融合發展。對高新技術在影視產(chan) 業(ye) 的應用、新聞出版數字化轉型、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yu)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融合、傳(chuan) 統媒體(ti) 與(yu) 新興(xing) 媒體(ti) 融合、特色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等項目,最高按照項目實際投入的10%給予補助,最高100萬(wan) 元。
——支持文化企業(ye) 開發體(ti) 現江陰特色的文創產(chan) 品,企業(ye) 年營業(ye) 收入達300萬(wan) 元以上的,按照其當年原創文創產(chan) 品的實際銷售收入的5%,給予不高於(yu) 50萬(wan) 元的獎勵。對獲得經行業(ye) 主管部門認可的國際知名、國家級、省級創意設計大賽金獎的創意設計企業(ye) ,分別給予20萬(wan) 元、10萬(wan) 元、5萬(wan) 元的獎勵,獲得銀獎的分別給予10萬(wan) 元、8萬(wan) 、4萬(wan) 元的獎勵。
——對新列入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ye) 和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的文化企業(ye) ,分別給予50萬(wan) 元和100萬(wan) 元的獎勵。
五、綠色發展與(yu) 節能環保
24.淘汰關(guan) 停
嚴(yan) 格執行國家、省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重點圍繞熱電、化工、鑄造、電鍍、印染等行業(ye) ,加大落後產(chan) 能淘汰力度。深入開展化工產(chan) 業(ye) 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大力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chan) 企業(ye) 搬遷改造,對符合條件的淘汰關(guan) 停企業(ye) 給予一定資金補貼。
鼓勵園區外低效的小散汙企業(ye) 關(guan) 停退出,按關(guan) 停設備評估淨值不高於(yu) 30%的額度予以補助。
25.節能減排
——落實國家、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安排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資金,對符合條件的本市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和消費者、充電樁建設運營單位給予獎勵或補貼。
——對年節能量達到500噸標準煤的節能改造項目、節能量達到300噸標準煤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節能新技術和新產(chan) 品推廣項目,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獎勵。
——對年本市廢棄資源回收量達到1000噸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最高按照項目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單個(ge) 項目最高30萬(wan) 元;鼓勵企業(ye) 開展自願性清潔生產(chan) 審核、通過能源管理體(ti) 係認證或評價(jia) 等,對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高3萬(wan) 元的獎勵;鼓勵企業(ye) 開展綠色製造示範創建,對當年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的企業(ye) ,最高給予10萬(wan) 元的獎勵;對節能宣傳(chuan) 、培訓活動及政府購買(mai) 的節能谘詢服務按有關(guan) 規定列支或給予補助。
——對當年開展重點企業(ye) 清潔生產(chan) 審核,至少有1個(ge) 直接汙染減排工藝技術改造或汙染減排設施改造方麵的中高費方案,且投資額100萬(wan) 元以上並通過評估驗收的項目,給予10%-20%的補助,最高100萬(wan) 元。
——對石化、有機化工、表麵塗裝、包裝印刷等行業(ye) 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石化行業(ye) 開展“泄漏檢測與(yu) 修複”技術改造50萬(wan) 元以上,最高按投資額(不含稅)的20%給予補助,最高300萬(wan) 元。
——對汙水處理廠實施提標改造達到DB32/1072-2018標準,投資50萬(wan) 元以上,最高按投資額(不含稅)的20%給予補助,最高300萬(wan) 元。
——對大型煤堆、料堆實現封閉儲(chu) 存或防風抑塵設施建設1000萬(wan) 元以上的,最高按項目投資額(不含稅)的10%給予補助,最高300萬(wan) 元。
——對新建中水回用設施規模達到0.1萬(wan) 噸/日以上,且建成後中水回用率達60%以上的建設項目,最高按實際投資額(不含稅)的10%給予補助,最高300萬(wan) 元;對使用新建中水回用企業(ye) 所產(chan) 生中水的企業(ye) ,3年內(nei) 按照雙方企業(ye) 實際計量中水使用量所產(chan) 生費用與(yu) 自來水成本間差額的30%給予補助,最高300萬(wan) 元。
——對高汙染燃料鍋爐關(guan) 閉、改為(wei) 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項目,具體(ti) 按照《江陰市高汙染燃料鍋爐大氣汙染整治以獎代補實施辦法》(澄環發〔2015〕29號)執行。對天然氣鍋爐實施低氮燃燒技術改造的項目,按實際投資額15%給予補助,最高300萬(wan) 元。
——對汙水處理設施整合建設、汙泥處置(焚燒和填埋)等環保產(chan) 業(ye) 投資項目,按實際投資額20-30%給予補助,最高300萬(wan) 元。
——對“綠島”建設試點項目,按實際投資額20%給予補助,最高300萬(wan) 元。
< >26.工業(ye) 企業(ye) 績效評價(jia)
——繼續推進工業(ye) 企業(ye) 資源利用績效評價(jia) 工作,加快推進評價(jia) 結果應用工作,實現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不斷提升工業(ye) 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推動實體(ti) 經濟穩健科學發展,具體(ti) 按照《關(guan) 於(yu) 開展江陰市工業(ye) 企業(ye) 資源利用績效評價(jia) 工作的實施意見》(澄委發〔2017〕50號)等文件執行。
27.改善企業(ye) 融資環境
——加快推進鎮街園區中小企業(ye) 轉貸平台建設,力爭(zheng) 全覆蓋,緩解中小微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具體(ti) 按照相關(guan) 配套文件執行。
——完善中小企業(ye) 融資風險補償(chang) 機製,發揮市級3億(yi) 元中小微企業(ye) 信貸風險補償(chang) 資金池作用,不斷做大資金池,助推中小微企業(ye) 健康穩定發展。
——支持融資擔保企業(ye) 發展,對具有融資擔保業(ye) 務經營資質的擔保機構,年末擔保業(ye) 績達到目標的,給予最高30萬(wan) 元的獎勵;對當年設立以服務中小微企業(ye) 為(wei) 主要業(ye) 務的融資性擔保機構,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獎勵;對符合一定條件的融資性擔保機構通過擔保費補助、風險補償(chang) 等方式進行扶持。
28.公共載體(ti) 平台建設
——支持科技創新載體(ti) 平台建設,對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投資新建並運行的孵化器、加速器、產(chan) 業(ye) 園區,按照建築麵積15元/平方米,經認定最高給予100萬(wan) 元獎勵;新獲批國家級和省級的,分別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50萬(wan) 元的獎補;對全市孵化器、加速器、產(chan) 業(ye) 園區等,開展年度績效評價(jia) ,依據績效評價(jia) 情況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資助。鼓勵科技創新創業(ye) 載體(ti) 孵育科技型企業(ye) ,根據每年孵育情況,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獎勵。對當年新獲批的國家級和省級科技公共服務平台分別給予最高50萬(wan) 元和20萬(wan) 元的獎補;對開展研發設計、科技谘詢、科技金融、檢驗檢測認證、創業(ye) 孵化、知識產(chan) 權服務等活動的科技服務機構,根據服務成效,給予最高30萬(wan) 元獎勵。
——加強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供給。支持知識產(chan) 權維權援助中心、區域知識產(chan) 權信息服務中心、培訓中心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完善區域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體(ti) 係,根據平台和中心建設情況和服務績效給予每個(ge) 項目最高20萬(wan) 元的補貼。鼓勵在重點行業(ye) 建立知識產(chan) 權聯盟(協會(hui) ),支持引導聯盟(協會(hui) )成員之間構建專(zhuan) 利池,形成知識產(chan) 權共同經營的合作模式,提升防禦和應對知識產(chan) 權風險的能力,對單個(ge) 項目最高給予30萬(wan) 元的工作補貼。
——支持公共服務(技術)平台建設,對當年認定為(wei) 國家級、省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的,分別給予最高50萬(wan) 、25萬(wan) 元、20萬(wan) 元、15萬(wan) 元的獎勵;對當年被認定為(wei) 省級中小企業(ye) 公共技術服務示範平台的,最高給予20萬(wan) 元的獎勵;對已認定為(wei) 省級中小企業(ye) 公共技術服務示範平台,當年新建項目技術和設備投資50萬(wan) 元以上的,按照新建項目技術和設備投資(不含稅)的10%給予補助,最高30萬(wan) 元。專(zhuan) 項資金實施期內(nei) ,同一企業(ye) 扶持不超過三年。
——支持企業(ye) 集聚發展和基地建設,對當年獲評國家、省級以上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集聚區)、小微企業(ye) 創業(ye) 示範基地等的投資建設主體(ti) ,最高給予國家級50萬(wan) 元、省級20萬(wan) 元的獎勵。
29.信用體(ti) 係建設
——大力推進“誠信江陰”建設,鼓勵和支持廣大企業(ye) 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構建,對獲得省級和無錫信用管理示範企業(ye) ,給予最高20萬(wan) 元的獎勵;對新獲評省工業(ye) 企業(ye) 質量信用AAA級、AA級的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5萬(wan) 元、3萬(wan) 元的獎勵。
30.支持企業(ye) 舉(ju) 辦、參加各類展會(hui)
——支持企業(ye) 參加境內(nei) 外各類專(zhuan) 業(ye) 展銷會(hui) 、訂貨會(hui) 、博覽會(hui) 等,對符合條件的,最高按照參展展位費、特裝費、公共布展費、人員費的50%予以補貼,同一企業(ye) 最高10萬(wan) 元。
七、其他
本意見發布前,已按相關(guan) 程序確定支持的項目或簽署的相關(guan) 協議,按照原政策或協議執行。本意見發布後,我市出台的《關(guan) 於(yu) 全力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打造現代產(chan) 業(ye) 發展新高地的政策意見》(澄委發〔2019〕22號)同時終止,以往相關(guan) 政策與(yu) 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wei) 準。國家、省、無錫市政策如有變化,本意見再作相應調整。
對申報產(chan) 業(ye) 強市政策資金的工業(ye) 企業(ye) ,具體(ti) 獎補資金原則上按照其資源利用績效評價(jia) 分類情況進行分檔兌(dui) 現。企業(ye) 同一或相近項目按就高原則隻能申請一項扶持;企業(ye) 同一項目已享受我市政策支持的,可同時積極爭(zheng) 取上級政策資金扶持。對上級切塊下達的資金,與(yu) 我市產(chan) 業(ye) 強市資金統籌使用。市財政根據2020年預算安排數為(wei) 基數確定以後年度各類產(chan) 業(ye) 強市資金總額。
各鎮街園區應結合實際情況,製定相應的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意見,上下聯動、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現代產(chan) 業(ye) 發展新高地。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政策原鏈接:
https://www.jiangyin.gov.cn/doc/2020/11/05/8994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