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重大利好!長沙高新區CMMI補貼政策最高30萬元-米兰体育全站
為(wei)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挺進全國十強,建設一流園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根據國家、省、市相關(guan) 文件精神,結合長沙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實際,製定本政策。
1、支持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對擁有市級(含)以上技術創新平台的高新技術企業(ye) ,按其上一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實際研發投入新增部分的10%予以補助,單個(ge) 企業(ye) 當年補助總額不超過50萬(wan) 元。
2、鼓勵技術創新平台建設。在麓穀園區實際運營的企業(ye) :新獲批準建設的國家實驗室,一次性補助1000萬(wan) 元;新獲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ye) 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業(ye) 設計中心等平台,分別一次性補助6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晉級補差。同一企業(ye) 的省、市級平台同層次多項認定的,一般隻補助一次。
3、大力促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麵向園區主導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方向,由相關(guan) 領域內(nei) 或產(chan) 業(ye) 鏈內(nei) 的技術優(you) 勢單位和產(chan) 業(ye) 龍頭骨幹強強聯合以股份製方式新組建的新型研發機構,連續三年每年給予100萬(wan) 元經費補貼,主要用於(yu) 人才引進、研發設備購置等方麵。
4、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國內(nei) 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技術成果在麓穀園區實現產(chan) 業(ye) 化,其技術合同認定經登記備案且技術合同交易額50萬(wan) 元以上的,按照技術合同當年實際執行額的2%補助園區實施企業(ye) ,單個(ge) 企業(ye) 當年補助總額不超過20萬(wan) 元。
5、鼓勵知識產(chan) 權創造和運營。對園區企業(ye) 的國內(nei) 職務發明專(zhuan) 利,授權後每件補助1萬(wan) 元,單個(ge) 企業(ye) 當年補助總額不超過20萬(wan) 元。當年產(chan) 值或應稅收入50億(yi) 元以上或當年入庫稅收1億(yi) 元以上的企業(ye) ,補助總額不設上限。若企業(ye) 在本政策實施前已享受實質性審查階段支持,則補助差額。
年累計出口額10萬(wan) 美元以上的園區企業(ye) ,當年申請的國際發明專(zhuan) 利:通過PCT 途徑進入國際階段,每件補助5萬(wan) 元;在設有專(zhuan) 利審批機構的國家或地區獲得授權,每件補助10萬(wan) 元。單個(ge) 企業(ye) 當年國外發明專(zhuan) 利補助總額不超過100萬(wan) 元。
園區企業(ye) 的職務發明專(zhuan) 利當年新獲中國專(zhuan) 利金獎、中國專(zhuan) 利銀獎、中國專(zhuan) 利優(you) 秀獎,分別一次性支持5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
6、發揮突出貢獻創新專(zhuan) 家引領作用。當年新獲國家技術發明獎或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及以上、二等獎的園區企業(ye) 突出貢獻創新專(zhuan) 家,分別一次性補助100萬(wan) 元、20萬(wan) 元。若單個(ge) 項目的完成人涉及園區內(nei) 多個(ge) 專(zhuan) 家或企業(ye) ,由相關(guan) 企業(ye) 自行協商確定分配額度後,再予以撥付。
當年新獲湖南省技術發明獎或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的園區企業(ye) 創新專(zhuan) 家(須列獲獎項目完成人前三位),分別一次性補助10萬(wan) 元、5萬(wan) 元。
7、支持企業(ye) 申報高新技術企業(ye) 。對首次認定為(wei) 高新技術企業(ye) 的,一次性支持10萬(wan) 元。當年重新認定為(wei) 高新技術企業(ye) 的,一次性支持5萬(wan) 元。
8、促進科技企業(ye) 快速成長。完善支持科技企業(ye) 快速成長的機製,實施高成長性科技企業(ye) 梯度培育計劃,對入選培育計劃的雛鷹企業(ye) 、瞪羚企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獨角獸(shou) 企業(ye) )給予相應政策支持,著力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速度快、行業(ye) 優(you) 勢顯著的高新技術龍頭企業(ye) 、骨幹企業(ye) 。
9、推動中小企業(ye) 向“專(zhuan) 精特新”發展。支持企業(ye) 專(zhuan) 化業(ye) 、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培育一批小巨人企業(ye) 。對當年新獲批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分別給予50萬(wan) 元、10萬(wan) 元、2萬(wan) 元支持,且優(you) 先納入高新區兩(liang) 型產(chan) 品目錄。
10、鼓勵爭(zheng) 創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促進製造業(ye) 邁向中高端,對當年新獲批的工信部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單項冠軍(jun) 產(chan) 品分別一次性補助100萬(wan) 元、50萬(wan) 元。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產(chan) 品優(you) 先納入高新區兩(liang) 型產(chan) 品目錄。
11、鼓勵企業(ye) 擴大發展規模。當年新進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的,一次性補助主要經營者(主要經營者指董事長、總經理和副總經理級別財務負責人,下同)15萬(wan) 元;當年新進規模以上其他類企業(ye) 的,一次性補助主要經營者5萬(wan) 元。
當年產(chan) 值或應稅收入在2000萬(wan) 元(含)—1億(yi) 元的園區企業(ye) ,當年產(chan) 值或應稅收入增幅超過30%、且稅收增幅超過20%,一次性補助主要經營者2萬(wan) 元。
當年產(chan) 值或應稅收入在1(含)—10億(yi) 元的園區企業(ye) :當年產(chan) 值或應稅收入首次突破1億(yi) 元、且當年入庫稅收不低於(yu) 200萬(wan) 元,一次性補助主要經營者5萬(wan) 元;當年產(chan) 值或應稅收入增幅超過20%、且稅收增幅超過15%,一次性補助主要經營者5萬(wan) 元。
當年產(chan) 值或應稅收入在10(含)—100億(yi) 元的園區企業(ye) :當年產(chan) 值或應稅收入首次突破10億(yi) 元、且當年入庫稅收不低於(yu) 2000萬(wan) 元,一次性補助主要經營者20萬(wan) 元;當年產(chan) 值或應稅收入增幅超過15%、且稅收增幅超過10%,一次性補助主要經營者20萬(wan) 元。
當年產(chan) 值或應稅收入在100億(yi) 元以上的園區企業(ye) :當年產(chan) 值或應稅收入首次突破100億(yi) 元、且當年入庫稅收不低於(yu) 2億(yi) 元,一次性補助主要經營者200萬(wan) 元;當年產(chan) 值或應稅收入增幅超過10%、且稅收增幅超過5%,一次性補助主要經營者100萬(wan) 元。
本條所述補助晉級補差,不重複獎勵。
12、支持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和承擔重大項目。經高新區管委會(hui) 推薦,園區企業(ye) 承擔立項總金額在500萬(wan) 元以上的國家科技及產(chan) 業(ye) 計劃項目(限無償(chang) 支持項目),且在麓穀園區成功轉化的,按照項目國家立項實際撥付到位支持金額的5%進行配套,單個(ge) 項目配套總額原則上不超過100萬(wan) 元。
13、支持企業(ye) 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麓穀園區企業(ye) 新增技術改造項目,當年設備投資額(含網絡改造工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投入)在500萬(wan) 元以上的,經高新區管委會(hui) 認定並納入統計數據庫後給予補助:設備投資額500萬(wan) 元(含)—3000萬(wan) 元的部分,按當年新增設備投資額的3%補助;設備投資額3000萬(wan) 元以上的部分,按當年新增設備投資額的1%補助。單個(ge) 企業(ye) 每年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100萬(wan) 元。
14、鼓勵製造業(ye) 創新引領。對經認定的製造業(ye) 創新中心予以支持,其中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累計支持金額不超過500萬(wan) 元,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累計支持金額不超過200萬(wan) 元。對當年新獲批工信部“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製造業(ye) 與(yu) 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項目”“工業(ye) 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等試點示範的企業(ye) (項目),一次性支持50萬(wan) 元。
15、鼓勵企業(ye) 提升智能製造水平。對當年新獲批的國家級、省級智能製造示範企業(ye) (項目),分別一次性支持 100萬(wan) 元、50萬(wan) 元,晉級補差。對獲評國家、省、市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ye) (項目)並經驗收合格的,優(you) 先推薦該企業(ye) 生產(chan) 的符合條件的產(chan) 品納入高新區兩(liang) 型產(chan) 品目錄。
支持園區企業(ye) 進行智能化改造,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ye) 采購工業(ye) 軟件和智能裝備進行智能化技術改造且有明顯質效提升的,按采購價(jia) 格的15%給予補助,單個(ge) 企業(ye) 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wan) 元。支持智能製造服務商向園區企業(ye) 提供服務,通過市工信局組織的專(zhuan) 家評審的,根據當年市級給予服務商的支持配套補貼50%,最高不超過10萬(wan) 元。
16、支持企業(ye) 開展標準化建設。園區企業(ye) 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秘書(shu) 處(主席單位)的,一次性補助30萬(wan) 元;承擔國家專(zhuan) 業(ye)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秘書(shu) 處(技術委員會(hui) 主任單位)的,一次性補助20萬(wan) 元;承擔國家專(zhuan) 業(ye) 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hui) 秘書(shu) 處(分技術委員會(hui) 主任單位)的,一次性補助10萬(wan) 元。
園區企業(ye) 參與(yu) 國際標準製(修)定,且為(wei) 起草或編製單位的(須排在前五位),一次性補助10萬(wan) 元;參與(yu) 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地方標準、團體(ti) 標準製(修)定,且為(wei) 起草或編製單位的(須排在前五位),一次性補助5萬(wan) 元。
17、引導企業(ye) 強化質量管理。對當年新獲中國質量獎的園區企業(ye) ,一次性補助30萬(wan) 元;新獲湖南省省長質量獎的,一次性補助20萬(wan) 元;新獲長沙市市長質量獎的,一次性補助15萬(wan) 元;獲長沙高新區質量獎的,一次性補助10萬(wan) 元。
當年新獲CMMI3、CMMI4、CMMI5等級認證的園區企業(ye) ,分別一次性補助10萬(wan) 元、20萬(wan) 元、30萬(wan) 元,晉級補差。
18、鼓勵企業(ye) 加強品牌建設。年累計出口額10萬(wan) 美元以上園區企業(ye) 當年注冊(ce) 的國際商標:在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亞(ya) 注冊(ce) 的,每國每件補助3萬(wan) 元;在其他國家注冊(ce) 的,每國每件補助2萬(wan) 元。
19、鼓勵園區企業(ye) 配套采購產(chan) 品。在園區內(nei) 當年度實際采購額達500萬(wan) 元(含)的(依據長沙高新區稅務局開具的發票統計),一次性給予采購企業(ye) 10萬(wan) 元支持;實際采購額每增加500萬(wan) 元,增加5萬(wan) 元支持。單個(ge) 企業(ye) 當年支持總額,不超過200萬(wan) 元。
20、支持開放型現代服務業(ye) 發展。對首次被認定為(wei) 國家級、省級跨境電子商務試點企業(ye) 的,分別一次性支持10萬(wan) 元、5萬(wan) 元。園區企業(ye) 當年在商務部服務外包管理與(yu) 統計係統中,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3000萬(wan) 美元以上的支持10萬(wan) 元,在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1億(yi) 美元以上的支持10萬(wan) 元。園區企業(ye) 、協會(hui) 獲評省、市級開放型經濟平台的,一次性支持10萬(wan) 元。園區企業(ye) 在境外新設立分支機構,一次性補助5萬(wan) 元。
21、進一步促進重點產(chan) 業(ye) 發展。出台“兩(liang) 主一特”等重點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扶持政策,做大做強先進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與(yu) 新能源主導產(chan) 業(ye) ,大力培育移動互聯網、軍(jun) 民融合、網絡安全、人工智能、5G應用、3D打印、區塊鏈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平台型經濟等新經濟,提升發展新動能,增強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
22、鼓勵公共技術平台和產(chan) 業(ye) 技術聯盟發展。園區企業(ye) 組建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按照平台對區內(nei) 企業(ye) 服務能力、平台收入等進行年度綜合評價(jia) ,排名前五名的給予支持,單個(ge) 平台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30萬(wan) 元。
當年新組建成立的以園區主導產(chan) 業(ye) 集群為(wei) 方向、園區骨幹企業(ye) 為(wei) 牽頭單位的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聯盟或產(chan) 業(ye) 聯盟,一次性補助20萬(wan) 元。當年經高新區管委會(hui) 評定為(wei) 優(you) 秀等級的技術、產(chan) 業(ye) 聯盟,一次性補助20萬(wan) 元。當年新認定的國家級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一次性補助20萬(wan) 元。
23、提高創業(ye) 孵化載體(ti) 建設水平。當年新認定的國家級眾(zhong) 創空間、國家級專(zhuan) 業(ye) 化眾(zhong) 創空間一次性支持30萬(wan) 元,對當年新認定的國家級孵化器一次性支持50萬(wan) 元,用於(yu) 提升孵化服務能力。區內(nei) 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ye) 孵化器、專(zhuan) 業(ye) 孵化器(含眾(zhong) 創空間),享受高新區科技企業(ye) 孵化器扶持政策。
24、引進和聚集高層次創新創業(ye) 人才。對掌握國際領先技術、能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的創新創業(ye) 領軍(jun) 人才和從(cong) 事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科技創業(ye) 、投融資的高層次創新創業(ye) 人才到麓穀園區創新創業(ye) 的,積極支持申報各類人才計劃,並按園區相關(guan) 政策給予支持。對在麓穀園區設立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協作研發中心等柔性引才平台,按園區人才平台建設相關(guan) 政策給予支持。加快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chan) 業(ye) 園,聚集國內(nei) 外高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支持用人單位、中介機構積極引進各類人才,按園區相關(guan) 政策給予引才獎勵。
25、實施創新創業(ye) 人才購房補貼。在麓穀園區首次購買(mai) 個(ge) 人住宅的園區企業(ye) 董事長或主要投資者,對其購房款給予補貼,補貼總額不超過其購房前三年至後三年共計七年中連續三年所繳納個(ge) 人所得稅(不含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中高新區財政實得部分。企業(ye) 當年入庫稅收每增加200萬(wan) 元,增加一個(ge) 購房補貼指標(須經企業(ye) 認定落實到有突出貢獻人員),單個(ge) 企業(ye) 當年購房補貼指標總數不超過20個(ge) 。符合條件的園區技術工人,在麓穀園區首次購買(mai) 個(ge) 人住宅的,按購房貸款前三年利息的20%予以補貼,每人每年補貼最高不超過5000元。
列入本政策第6、24條支持範圍的突出貢獻創新專(zhuan) 家、高層次人才,經高新區管委會(hui) 認定,可同等享受人才購房補貼,不占所在企業(ye) 的購房指標。
26、支持留學人員及外籍人員創業(ye) 。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外籍人員在麓穀園區以技術、貨幣、實物等方式創辦或入股企業(ye) ,經高新區認定的當年新注冊(ce) 留學人員、外籍人員創業(ye) 企業(ye) ,給予辦公場所租金補貼:10人以下的,給予100平方米以內(nei) (不足100平方米的,按實際麵積計)2年場地租金全額補貼;10人以上的,依據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保的人數,按每人10平方米標準給予2年場地租金全額補貼,最高不超過500平方米。
27、強化科技金融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推動作用。加強對高成長性企業(ye) 梯度培育計劃中重點企業(ye) 的科技金融專(zhuan) 項支持。向優(you) 質企業(ye) 傾(qing) 斜信貸資源,通過經高新區管委會(hui) 認定的債(zhai) 務性融資服務機構獲得信用貸款的,可以納入信貸風險補償(chang) 資金支持範圍,對其中獲得未經擔保公司擔保的信用貸款給予最高3%貼息補助、通過融資性擔保機構獲得的信用擔保貸款給予最高8‰擔保費補助。引導優(you) 質企業(ye) 走向資本市場,在境內(nei) 外交易所上市的,分階段最高可補助300萬(wan) 元;在新三板掛牌、湖南省股權交易所掛牌的,按專(zhuan) 項政策給予支持。支持優(you) 質企業(ye) 通過並購重組做大做強,對園區內(nei) 企業(ye) 並購境內(nei) 外企業(ye) 或被境內(nei) 外企業(ye) 並購給予補助,單個(ge) 項目最高補助50萬(wan) 元,單個(ge) 企業(ye) 每年補助不超過100萬(wan) 元。加強金融產(chan) 品及服務創新,對通過知識產(chan) 權質押和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方式獲得貸款的,給予一定補助。支持符合條件的園區企業(ye) 購買(mai) 科技保險,並給予一定補助。
28、優(you) 化金融要素供給體(ti) 係和環境。促進金融機構聚集發展,新入駐麓穀的持牌金融機構,給予最高1500萬(wan) 元開業(ye) 支持;非持牌金融機構,給予最高1000平方米房租補貼。新入駐的基金、管理企業(ye) 及持股平台,最高按當年高新區財政實得的80%給予支持;新入駐的股權投資類機構、融資租賃、融資擔保和保理機構,按當年對區內(nei) 企業(ye) 實際完成的投資額或融資額的1%給予支持,最高不超過200萬(wan) 元。對金融機構聘任的高級金融人才及有限合夥(huo) 類機構的自然人合夥(huo) 人,連續5年按年收入一定比例給予支持,每人每年支持金額不超過2000萬(wan) 元。各類金融機構入駐、項目路演等享受“一站式”綠色窗口服務。
29、資金安排。高新區財政設立產(chan) 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並納入預算管理,專(zhuan) 項用於(yu) 本政策中的相關(guan) 支持事項。
30、適用對象。本政策適用於(yu) 在高新區範圍內(nei) 工商注冊(ce) 和稅務登記的企(事)業(ye) 單位、服務機構及其相關(guan) 人員。對當年發生重大安全生產(chan) 責任事故、重大群體(ti) 性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重大環境汙染及生態破壞事件及其他違法違規經營行為(wei) 的,以及弄虛作假的,經研究後可取消其享受本政策的資格。
31、執行原則。本政策適用對象的同一事項如涉及由高新區執行的省、市政策和高新區其他政策同時支持的,執行最優(you) 政策,不重複支持;合同有約定的,按合同執行。本政策實施過程中如與(yu) 上級有關(guan) 規定不一致時,從(cong) 其規定執行。對本政策和園區其他政策的適用,應當做到科學合理、統籌兼顧。
32、政策解釋。本政策所稱“以上”“以下”“以內(nei) ”“不超過”“不低於(yu) ”均包含本數,“突破”“超過”則不包含本數,涉及金額幣種除特別注明的均為(wei) 人民幣。本政策由高新區管委會(hui) 負責解釋,具體(ti) 實施細則由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商相關(guan) 部門製定。
33、本政策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原《長沙高新區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產(chan) 業(ye) 倍增發展的若幹政策》(長高新管發〔2017〕33號)及其相關(guan) 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政策原鏈接:
https://gxq.changsha.gov.cn/cxcy/kjxzfc/202005/t20200527_8135062.html
編輯:陳吉美
審核: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