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山東省威海市關於CMMI、DCMM、專精特新等補貼政策的通知-米兰体育全站

2023-04-03
瀏覽次數:次
返回列表

威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guan) 於(yu) 支持先進製造業(ye) 強市建設的若幹政策的通知

威海市關(guan) 於(yu) CMMI、DCMM、專(zhuan) 精特新補貼政策的通知

各區市人民政府,國家級開發區管委,綜保區管委,南海新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單位:

《關(guan) 於(yu) 支持先進製造業(ye) 強市建設的若幹政策》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men) ,請認真貫徹落實。

威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2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guan) 於(yu) 支持先進製造業(ye) 強市建設的若幹政策

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牢固樹立大抓經濟工作的鮮明導向,根據省委、省政府印發的《先進製造業(ye) 強省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及市委、市政府有關(guan) 決(jue) 策部署,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加快推動先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製定本政策。

一、實施企業(ye) 技改提級行動

(一)鼓勵企業(ye) 實施智能化改造。支持企業(ye) 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對現有生產(chan) 設施等進行改造提升,推動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chan) 換線。對符合條件的智能化改造項目,按照不高於(yu) 其設備投資額10%的比例給予補助,單個(ge) 企業(ye) 補助最高不超過300萬(wan) 元。

(二)支持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對新認定的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智能製造優(you) 秀場景,分別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50萬(wan) 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智能製造標杆企業(ye) 、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智能製造場景,分別給予最高50萬(wan) 元、3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獎勵。

(三)強化“智改數轉”技術支撐。培育一批本地智能化改造服務商,鼓勵外地高水平服務商在威海設立服務機構,為(wei) 本地企業(ye) 智能化改造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對推動企業(ye) 智能化改造成效顯著的服務商,按照不高於(yu) 其實際支付技術服務費金額5%的比例給予獎勵,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20萬(wan) 元。

二、提高企業(ye) 創新能力

(四)加強創新載體(ti) 建設。對成功創建國家級、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的牽頭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500萬(wan) 元、300萬(wan) 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工業(ye) 設計中心、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工業(ye) 設計中心、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工業(ye) 企業(ye) “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軟件工程技術中心,分別給予最高20萬(wan) 元獎勵。支持引進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屬創新服務平台(機構),對在我市建設的對產(chan) 業(ye) 發展具有重大促進作用的創新服務平台(機構),給予最高500萬(wan) 元資金支持。

(五)鼓勵企業(ye) 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對突破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核心技術、促進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並實現產(chan) 業(ye) 化的項目,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獎勵。對原始取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證書(shu) 的集成電路企業(ye) ,單個(ge) 證書(shu) 給予最高20萬(wan) 元獎勵,同一企業(ye) 同一年度給予最高30萬(wan) 元獎勵。

(六)支持工業(ye) 設計產(chan) 業(ye) 發展。鼓勵國內(nei) 外知名設計機構、大型企業(ye) 或科研院所來威設立或合作建立專(zhuan) 業(ye) 性工業(ye) 設計中心或分支機構。支持企業(ye) 參加工業(ye) 設計大賽,對中國優(you) 秀工業(ye) 設計獎獲獎企業(ye) ,按照獲獎等次分別給予最高3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獎勵;對在山東(dong) 省“省長杯”工業(ye) 設計大賽中獲獎的企業(ye) ,按照獲獎等次分別給予最高10萬(wan) 元、5萬(wan) 元、2萬(wan) 元獎勵。

三、加強企業(ye) 梯次培育

(七)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對首次獲得認定的國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示範企業(ye)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產(chan) 品、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50萬(wan) 元、30萬(wan) 元獎勵;對首次獲得認定的山東(dong) 省獨角獸(shou) 企業(ye) 、瞪羚企業(ye)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產(chan) 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30萬(wan) 元、3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獎勵。

(八)鼓勵企業(ye) 升規納統。對首次納統的工業(ye) 企業(ye) ,給予最高5萬(wan) 元獎勵;納統後第一年營業(ye) 收入增幅超過10%(含)的企業(ye) ,再給予最高5萬(wan) 元獎勵;納統後連續2年營業(ye) 收入增幅超過10%(含)的企業(ye) ,再給予最高5萬(wan) 元獎勵。

四、加快推進數字賦能

(九)支持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建設。對上一年度投入分別超過200萬(wan) 元、100萬(wan) 元的行業(ye) 級、企業(ye) 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項目,按照不高於(yu) 實際投資額15%的比例給予補助,行業(ye) 級平台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wan) 元,企業(ye) 級平台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wan) 元。

(十)支持工業(ye) 互聯網試點示範。對上年度獲評的國家級跨行業(ye) 跨領域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特色專(zhuan) 業(ye) 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wan) 元、100萬(wan) 元獎勵。對上年度獲評國家級工業(ye) 互聯網試點示範、國家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特色專(zhuan) 業(ye) 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除外)及省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省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融合應用創新試點示範(典型應用場景除外)等示範標杆的企業(ye) ,按國家級、省級分別給予最高50萬(wan) 元、20萬(wan) 元獎勵。

(十一)支持大數據產(chan) 業(ye) 發展應用。對獲評國家級、省級大數據產(chan) 業(ye) 發展試點示範、“晨星工廠”標杆、大數據發展創新平台、工業(ye) 大數據平台示範等示範標杆的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50萬(wan) 元、20萬(wan) 元獎勵。對首次通過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2級、3級、4級評估認證的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20萬(wan) 元、30萬(wan) 元、40萬(wan) 元獎勵。對首次通過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3級、4級、5級評估認證的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20萬(wan) 元、30萬(wan) 元、40萬(wan) 元的獎勵。

(十二)支持開展標識解析推廣應用。鼓勵企業(ye) 依托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二級節點(威海)開展解析應用,對在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威海)注冊(ce) ,且上年度標識注冊(ce) 量、解析量首次分別達到10萬(wan) 條和2萬(wan) 條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給予最高10萬(wan) 元獎勵。

五、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

(十三)推動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化升級。積極發揮產(chan) 業(ye) 鏈重點企業(ye) 的市場資源和技術優(you) 勢,加強產(chan) 業(ye) 鏈配套協作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促進產(chan) 業(ye) 鏈規模膨脹和效益提升。對開放供應鏈、打通上下遊、共享采購和銷售渠道成效顯著的“鏈主”型企業(ye) ,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獎勵;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小型微型企業(ye) 創業(ye) 創新示範基地、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分別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獎勵。對引進建設的重大強鏈補鏈延鏈固鏈項目和平台,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資金扶持。

(十四)大力發展服務型製造。鼓勵製造企業(ye) 加快實現從(cong) 生產(chan) 加工向材料供應、研發設計、品牌建設、管理服務、營銷推廣等環節延伸,不斷增加服務要素在投入和產(chan) 出中的比重,創新多種形式“產(chan) 品+服務”經營模式,延伸和提升價(jia) 值鏈,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產(chan) 品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對國家、省認定的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ye) (平台、項目),分別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20萬(wan) 元獎勵。

六、加快推動綠色發展

(十五)加強工業(ye) 綠色製造體(ti) 係建設。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以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等為(wei) 重點,加快建立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製造體(ti) 係,激發企業(ye) 綠色發展內(nei) 生動力,全麵提升製造業(ye) 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綠色設計示範企業(ye) 、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獎勵;對首次認定的省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ye) ,分別給予最高20萬(wan) 元獎勵。

七、加強營商環境建設

(十六)積極發揮行業(ye) 協會(hui) 作用。引導工業(ye) 和信息化領域行業(ye) 協會(hui) 充分發揮政企間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動工業(ye) 企業(ye) 行業(ye) 內(nei) 資源整合、信息共享、聯動互助,促進行業(ye) 健康發展。對活動開展豐(feng) 富、工作成效顯著的市級行業(ye) 協會(hui) ,每年最高給予20萬(wan) 元補助。

(十七)加強企業(ye) 人才隊伍建設。以衝(chong) 擊新目標企業(ye)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等為(wei) 重點,圍繞企業(ye) 家隊伍建設、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等領域,采取省內(nei) 與(yu) 省外、走出去與(yu) 請進來、大講堂與(yu) 小班次相結合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專(zhuan) 題培訓,著力培育一批領軍(jun) 企業(ye) 家、青年企業(ye) 家和中高層管理人才,引進培育一批產(chan) 業(ye) 創新人才,激發企業(ye) 幹事創業(ye) 活力。開展優(you) 秀企業(ye) 家評選表彰活動,弘揚優(you) 秀企業(ye) 家精神,營造企業(ye) 家幹事創業(ye) 的良好環境。

(十八)提升涉企服務水平。創新聯係服務企業(ye) 機製,定期梳理企業(ye) 困難問題和需求項目,通過組織產(chan) 業(ye) 對接、強化軟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提升為(wei) 企業(ye) 謀發展、促工業(ye) 穩增長的效能和水平。加大與(yu) 新聞媒體(ti) 合作力度,積極宣傳(chuan) 先進製造業(ye) 強市建設的標杆企業(ye) 、亮點成績、典型做法,在全社會(hui) 營造重視實體(ti) 經濟、支持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

本政策中對企業(ye) 的獎補資金,原則上不超過上年度企業(ye) 地方貢獻。本政策自2023年2月2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2月24日。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支持先進製造業(ye) 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威工信發〔2020〕14號)、《威海市工業(ye) 互聯網發展專(zhuan) 項資金實施細則》(威工信發〔2021〕28號)自本政策施行之日起同時廢止。

政策原鏈接:

https://www.weihai.gov.cn/art/2023/2/27/art_103244_26943.html

CMMI文章推薦
熱門資質推薦
最新熱門政策
常見問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