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2023年“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係認證提升行動”工作情況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有關(guan) 認證機構: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大對中小企業(ye) 支持力度、為(wei) 中小企業(ye) 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的重要論述精神,以及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中小微企業(ye) 發展的重要決(jue) 策部署,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繼續組織開展了“小微企業(ye) 質量管理體(ti) 係認證提升行動”(以下簡稱提升行動),在助推企業(ye) 提質增效、增強產(chan) 業(ye) 質量競爭(zheng) 力等方麵的成效持續顯現。現將有關(guan) 情況通報如下:
一、總體(ti) 情況
2023年,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針對小微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質量難點痛點堵點問題,以質量認證為(wei) 牽引,統籌運用質量基礎設施各要素,助力小微企業(ye) 提升質量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zheng) 力,助推先進質量理念和管理模式向產(chan) 業(ye) 鏈兩(liang) 端延伸。
(一)質量提升氛圍更加濃厚。一是加強政策引導。總局聯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印發《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ye) 專(zhuan) 項行動(2023—2025年)》,對提升行動作出部署。鼓勵、支持和引導各地將提升行動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質量強省目標以及質量基礎設施助力紓困小微企業(ye) 等工作舉(ju) 措。二是完善政策激勵。總局組織召開提升行動區域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hui) ,在全係統複製推廣成功經驗、典型做法。各地積極出台提升行動方案或實施意見,製定政策激勵措施1108項,浙江、江蘇、河北等地為(wei) 小微企業(ye) 提供金融信貸支持320億(yi) 元,落實財政補貼3.7億(yi) 元。457家認證機構共為(wei) 1.5萬(wan) 家小微企業(ye) 減免認證費用3960萬(wan) 元。三是強化協同聯動。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工業(ye) 和信息化、發展改革等部門出台相關(guan) 政策219項。457家認證機構、1785個(ge) 產(chan) 業(ye) /工業(ye) 園區、277家學協會(hui) 、86家聯盟和近4500名認證專(zhuan) 家深度參與(yu) 提升行動。“政府激勵引導、部門協同聯動、機構持續跟進、企業(ye) 積極參與(yu) 、聯盟學協會(hui) 助推”的工作氛圍更加濃厚。四是深化宣傳(chuan) 培訓。全國累計組織質量認證宣傳(chuan) 培訓1.4萬(wan) 場,發放宣傳(chuan) 培訓資料72.5萬(wan) 份,為(wei) 34.9萬(wan) 家小微企業(ye) 免費培訓132.8萬(wan) 人次,96.4%的企業(ye) 對宣傳(chuan) 培訓成效表示滿意。
(二)強企強鏈效能更加顯著。一是聚焦小微企業(ye) 質量競爭(zheng) 力塑造持續發力。各地深挖小微企業(ye) 質量難點痛點問題,綜合運用專(zhuan) 題培訓、現場幫扶、質量診斷等多種方式提升企業(ye) 質量管理能力,質量認證對企業(ye) 質量管理和提質降本增效的支撐效能進一步釋放。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參與(yu) 提升行動的小微企業(ye) 年度營收平均提升10.2%,年產(chan) 品銷售額提升10.9%,年利潤率提升8.3%,質量成本控製率下降6.0%。二是賦能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有效提升。聚焦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共性質量問題,識別和解決(jue) 關(guan) 鍵環節質量堵點,為(wei) 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供質量動力,成為(wei) 優(you) 質小微企業(ye) 梯度培育的有力抓手。廣州市黃埔區通過提升行動助推智能裝備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轉型升級,高端裝備製造業(ye) “規上”企業(ye) 從(cong) 2020年的143家增加到2023年的336家,形成上遊關(guan) 鍵零部件、中遊整機到下遊集成應用的全產(chan) 業(ye) 鏈協同提升模式。
(三)服務區域發展更加有力。一是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質量認證與(yu) 地方區域特色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支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有機結合,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加有力。浙江省紹興(xing) 市上虞區依托提升行動區域試點,建設傘(san) 業(ye) “共富工坊”,推動產(chan) 業(ye) 紅利向村級下沉,帶動3800餘(yu) 人增收致富,推動行業(ye) 產(chan) 值突破130億(yi) 元。二是探索區域協同提升模式。山東(dong) 、江蘇、浙江等地出台跨區域聯合提升政策17項,區域聯動、各地協作的提升模式初步顯現。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與(yu) 浙江省德清縣地理信息產(chan) 業(ye) 探索建立區域協同提升機製,以鏈主帶中小、以骨幹帶配套、以園區聚要素,協同優(you) 化鏈上產(chan) 業(ye) 生態。廣西引導特色產(chan) 業(ye) 開展提升行動,打造“桂港合作典範”,創造經濟效益超過350億(yi) 元。三是培育區域品牌質量優(you) 勢。各地以質量認證為(wei) 牽引,從(cong) 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專(zhuan) 精特新”培育等方麵夯實要素保障,發揮全鏈條融通、集成化服務的綜合效能。江蘇省豐(feng) 縣新能源電動車產(chan) 業(ye) 通過提升行動幫助小微企業(ye) 注冊(ce) 商標1000餘(yu) 個(ge) 、申報專(zhuan) 利600餘(yu) 項,20家小微企業(ye) 獲地方質量獎。
(四)質量認證服務更加專(zhuan) 業(ye) 。一是優(you) 化認證服務。2023年,認證機構在提升行動中有效解決(jue) 小微企業(ye) 質量問題2.4萬(wan) 個(ge) ,小微企業(ye) 對認證機構“專(zhuan) 業(ye) 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滿意率均達97%,充分彰顯了企業(ye) 對質量認證服務的認可。浙江省德清縣分層分類開展差異化認證服務,幫助115家地理信息企業(ye) 導入質量管理體(ti) 係,降損增效達1.3億(yi) 餘(yu) 元。二是創新認證模式。各地積極開展行業(ye) 特色認證、分級認證、管理體(ti) 係整合、認證增值服務,豐(feng) 富質量認證供給,多維度培育質量管理人才,帶動企業(ye) 質量管理全麵升級。福建創新構建“監督+激勵”認證機構績效評價(jia) 機製,江蘇、新疆等地幫助小微企業(ye) 培育質量管理人才5萬(wan) 餘(yu) 人。三是推動認證采信。2023年,各地在提升行動中出台認證采信措施259項,助推認證公信力提升的成效逐步顯現。山西推動在“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培育中采信認證結果,江西將質量認證納入省市級質量獎評選以及“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加分項。
(五)總結提煉經驗做法。各地在提升行動開展過程中形成了很多典型經驗和優(you) 良做法。主要包括:一是企業(ye) 幫扶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不同產(chan) 業(ye) 類別、規模類型、發展階段的小微企業(ye) ,聚焦問題、分類施策、因勢利導開展幫扶。二是產(chan) 業(ye) 幫扶要堅持聚鏈集群。聚焦地方重點、支柱、特色產(chan) 業(ye) 鏈,發揮“鏈主”企業(ye) 的帶動作用,推動先進質量理念和質量管理模式向全產(chan) 業(ye) 鏈延伸。三是認證牽引要堅持協同聯動。推動將提升行動納入各級黨(dang) 委政府工作“大盤子”,強化部門、地區協同推進,聯動出台政策激勵措施。四是認證采信要堅持統籌發力,建立健全質量認證采信機製,推進政府、行業(ye) 、社會(hui) 等多渠道、多形式采信認證結果。
(六)主要改進方向。根據各方反饋,提升行動在以下方麵需要加強和完善:一是長效深入的工作機製有待優(you) 化。各地對提升行動的重視程度、推進力度不均衡,質量認證幫扶與(yu) 產(chan) 業(ye) 、信貸等政策的協同需要進一步加強,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二是企業(ye) 質量管理提升驅動力有待加強。部分小微企業(ye) 主要負責人對建立實施質量管理體(ti) 係的作用認知不足,領導作用發揮有限,多方協同聯動助力小微企業(ye) 開展質量技術創新、質量管理改進的機製需要進一步完善。三是認證行業(ye) 服務效能有待提升。部分認證機構的專(zhuan) 業(ye) 能力不能滿足小微企業(ye) 需求,適用於(yu) 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產(chan) 業(ye) 小微企業(ye) 的質量認證服務供給不足,特別是新興(xing) 領域的質量認證人才儲(chu) 備存在缺口。
二、工作評估情況
總局組織對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提升行動工作情況進行了評估,浙江、江蘇、河北、山東(dong) 、山西、上海、湖北、福建、遼寧、河南等地工作成效比較顯著。相比2022年度,四川、陝西、甘肅、江西、天津等地進步較為(wei) 明顯。
各地在開展提升行動過程中,結合當地實際,積極探索,勇於(yu) 實踐,形成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好經驗、好做法。總局組織專(zhuan) 家評審,挖掘浙江、江蘇、河北、山東(dong) 、山西、福建、上海、廣西、新疆等9個(ge) 地方的典型經驗(附件2)。同時,河北省安平縣絲(si) 網產(chan) 業(ye) 等首批9個(ge) 提升行動區域試點既精準把握小微企業(ye) 個(ge) 性化質量提升需求,又注重解決(jue) 區域產(chan) 業(ye) 共性質量問題,將提升行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大局,積極創新工作機製、方法和模式,探索形成了提升行動助力區域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典型經驗(附件3)。
三、下一步工作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全麵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圍繞激發經營主體(ti) 活力、提高質量發展水平,持續深入開展提升行動,為(wei) 推動企業(ye) 降本增效提質、產(chan) 業(ye) 建圈強鏈、經濟回升向好貢獻質量認證力量。
(一)深化區域試點。總局將在總結提煉首批提升行動區域試點成效經驗的基礎上,組織遴選第二批提升行動區域試點,將試點擴大到20個(ge) 以上。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圍繞區域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特色產(chan) 業(ye) 的質量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統籌協調政府部門、行業(ye) 協會(hui) 、科研院所、認證機構、龍頭企業(ye) 等各方力量,探索區域產(chan) 業(ye) 共性質量問題解決(jue) 方案,積極申報第二批區域試點(申報要求見附件4)。
(二)優(you) 化認證供給。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引導認證機構根據小微企業(ye) 發展階段、產(chan) 業(ye) 類型,分類分級分層實施精準幫扶,創新適合小微企業(ye) 特點的質量認證服務模式。鼓勵認證機構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鏈認證需求,推動認證技術和方法創新,積極開展行業(ye) 特色認證、分級認證、整合認證,優(you) 化認證服務供給,助力企業(ye) 提檔升級和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
(三)完善協同機製。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推動將提升行動納入地方黨(dang) 委政府質量督察考核等工作體(ti) 係,強化質量認證宣傳(chuan) 培訓,加強與(yu) 工業(ye) 和信息化、發展改革、財政、稅務、金融等部門的統籌協調,聯合出台激勵措施,加大認證結果采信力度,擴大提升行動的覆蓋麵和影響力。進一步發揮質量認證的牽引作用,融合計量、標準、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要素資源,為(wei) 小微企業(ye) 提供全產(chan) 業(ye) 鏈條、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服務。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所有,我們(men) 僅(jin) 作分享學習(xi) 之用。若您認為(wei) 轉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會(hui) 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