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江蘇蘇州太倉關於專精特新的最新政策-米兰体育全站
市政府辦公室關(guan) 於(yu) 印發《太倉(cang) 市工業(ye) 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扶持政策》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太倉(cang) 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倉(cang) 高新區、旅遊度假區管委會(hui) ,科教新城管委會(hui) ,婁東(dong) 街道、陸渡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各直屬單位,健雄學院:
《太倉(cang) 市工業(ye) 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扶持政策》已經市政府第65次常務會(hui) 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men) ,請認真貫徹實施。
太倉(cang)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2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太倉(cang) 市工業(ye) 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扶持政策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圍繞高質量建設“兩(liang) 地兩(liang) 城”目標定位,加快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奮力拚出“太倉(cang) 速度”,著力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創新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特製定本扶持政策。
一、著力提升產(chan) 業(ye) 能級和企業(ye) 質效
1.戰新企業(ye) 貢獻獎。對企業(ye) 列入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統計的產(chan) 值較前兩(liang) 年最高值淨增1億(yi) 元、5億(yi) 元、10億(yi) 元,分別最高給予5萬(wan) 元、10萬(wan) 元、20萬(wan) 元獎勵。
2.裝備製造提升獎。對經蘇州市級及以上認定的首台(套)裝備及關(guan) 鍵零部件予以獎勵,省級50萬(wan) 元、蘇州市級20萬(wan) 元。
3.工業(ye) 企業(ye) 有效投入獎。對當年度生產(chan) 性設備投資額500萬(wan) 元以上的按最高4%獎勵,每個(ge) 企業(ye) 每年最高獎勵300萬(wan) 元。
4.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獎。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企業(ye) 依法收購其他企業(ye) 土地資產(chan) ,且實際投資強度達到500萬(wan) 元/畝(mu) ,固定資產(chan) 投資超過1000萬(wan) 元(外商投資企業(ye) 200萬(wan) 美元以上)的,每畝(mu) 給予一次性補助1萬(wan) 元;固定資產(chan) 投資超過5000萬(wan) 元(外商投資企業(ye) 1000萬(wan) 美元以上)的,每畝(mu) 一次性補助2萬(wan) 元;固定資產(chan) 投資超過1億(yi) 元(外商投資企業(ye) 2000萬(wan) 美元以上)的,每畝(mu) 一次性補助3萬(wan) 元;固定資產(chan) 投資超過5億(yi) 元(外商投資企業(ye) 1億(yi) 美元以上)的,每畝(mu) 一次性補助4萬(wan) 元。
二、加快培育製造業(ye) 新技術、新模式、新業(ye) 態
1.鼓勵企業(ye) 創新載體(ti) 建設。鼓勵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大力培育企業(ye) 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ti) 。對新認定為(wei) 企業(ye) 技術中心、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的,分別給予國家級100萬(wan) 元、省級30萬(wan) 元、蘇州市級5萬(wan) 元的獎勵。
2.提升企業(ye) 技術創新能力。強化企業(ye) 技術創新主體(ti) 地位,促進創新資源、創新人才、創新政策等要素向企業(ye) 集聚。對新認定的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給予一定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蘇州市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分別給予500萬(wan) 元、100萬(wan) 元獎勵。對新獲工信部認定的工業(ye) 產(chan) 品質量控製和技術評價(jia) 實驗室、省級及以上質量標杆的企業(ye) 給予50萬(wan) 元獎勵。
3.加快培育新產(chan) 品、新技術。對新列入國家、省重點推廣應用目錄的新產(chan) 品、新技術,每個(ge) 分別給予30萬(wan) 元、15萬(wan) 元獎勵。對新通過省鑒定的新產(chan) 品、新技術,每個(ge) 給予2萬(wan) 元獎勵。
4.支持企業(ye) 創新示範。新認定為(wei) 國家和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的,分別給予100萬(wan) 元、50萬(wan) 元獎勵;新認定為(wei) “蘇州製造”品牌登峰企業(ye) 的給予80萬(wan) 元獎勵。產(chan) 品新獲得“蘇州製造”“江蘇精品”品牌認證的企業(ye) 分別給予30萬(wan) 元、50萬(wan) 元獎勵。
5.鼓勵先進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發展
(1)製造業(ye) 服務化獎勵。對新獲得蘇州市級及以上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ye) (項目、平台)給予50萬(wan) 元獎勵。
(2)工業(ye) 設計獎勵。新認定工業(ye) 設計研究院的,獎勵國家級200萬(wan) 元、省級100萬(wan) 元。新認定的工業(ye) 設計中心,獎勵國家級100萬(wan) 元、省級50萬(wan) 元、蘇州市級10萬(wan) 元。獎勵新獲評中國優(you) 秀工業(ye) 設計產(chan) 品金獎50萬(wan) 元、銀獎30萬(wan) 元、銅獎10萬(wan) 元。獎勵新獲評省級工業(ye) 設計產(chan) 品金獎30萬(wan) 元、銀獎15萬(wan) 元、銅獎10萬(wan) 元。獎勵新獲評蘇州市工業(ye) 設計產(chan) 品金獎10萬(wan) 元、銀獎8萬(wan) 元、銅獎5萬(wan) 元。
三、鼓勵扶持中小企業(ye) 發展
1.扶持中小企業(ye) 做大做強。新獲得國家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的,分別給予100萬(wan) 元、50萬(wan) 元獎勵。新獲得省級小巨人企業(ye) 的,獎勵30萬(wan) 元,新獲得省專(zhuan) 精特新產(chan) 品的,獎勵15萬(wan) 元。新獲得蘇州市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獎勵10萬(wan) 元。新獲得太倉(cang) 市小巨人企業(ye) 的,獎勵5萬(wan) 元。
2.優(you) 化中小企業(ye) 服務體(ti) 係
(1)新認定國家級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平台的,獎勵100萬(wan) 元。新認定省3-5星級中小企業(ye) 服務平台的,分別給予10萬(wan) 元、20萬(wan) 元、30萬(wan) 元獎勵。新認定省小型微型企業(ye) 創業(ye) 創新示範基地的,獎勵20萬(wan) 元。新認定蘇州市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的,獎勵5萬(wan) 元。年服務本省中小企業(ye) 收入50萬(wan) 元以上的蘇州市級以上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按年服務收入的10%給予獎勵,最高獎勵20萬(wan) 元。
(2)企業(ye) 參加蘇州市級及以上工信部門組織的展銷會(hui) 布展費、運輸費由市財政承擔;參加市工信局備案的其他重點展會(hui) ,按照參展展位費的50%給予扶持,單個(ge) 企業(ye) 每年最高累計扶持15萬(wan) 元。
四、深度推進企業(ye) “兩(liang) 化融合”
1.工業(ye) 互聯網項目獎勵
(1)對入選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專(zhuan) 業(ye) 服務商、標杆工廠的企業(ye) ,給予30萬(wan) 元獎勵。
(2)對入選省工業(ye) 電子商務重點平台、解決(jue) 方案服務商、應用示範的企業(ye) ,分別給予50萬(wan) 元、30萬(wan) 元、20萬(wan) 元獎勵。
(3)對其他入選國家、省、蘇州市工業(ye) 互聯網榮譽項目的企業(ye) ,分別給予5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獎勵。
2.軟件與(yu) 信息服務業(ye) 獎勵
(1)對入選工信部、省、蘇州市大數據或區塊鏈產(chan) 業(ye) 發展試點示範項目的企業(ye) ,分別給予120萬(wan) 元、50萬(wan) 元、20萬(wan) 元獎勵。
(2)對首次入選國家鼓勵的重點軟件企業(ye) 名錄的企業(ye) 給予50萬(wan) 元獎勵,對省規劃布局內(nei) 重點軟件企業(ye) 給予30萬(wan) 元獎勵。
(3)對入選蘇州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推動數字產(chan) 業(ye) 化發展“頭雁”企業(ye) 和“頭雁”培育企業(ye) 的,分別給予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獎勵。
(4)對當年度獲評省重點領域首版次軟件產(chan) 品的企業(ye) 給予10萬(wan) 元的獎勵。
(5)對其他入選國家、省、蘇州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榮譽項目的企業(ye) ,分別給予5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獎勵。
3.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獎勵
(1)對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5000萬(wan) 元、1億(yi) 元、5億(yi) 元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ye) ,分別最高給予100萬(wan) 元、150萬(wan) 元、200萬(wan) 元晉檔補差獎勵。對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2億(yi) 元、5億(yi) 元、10億(yi) 元、50億(yi) 元的集成電路製造、封裝測試、關(guan) 鍵裝備和材料企業(ye) ,分別最高給予20萬(wan) 元、100萬(wan) 元、200萬(wan) 元、300萬(wan) 元晉檔補差獎勵。
(2)支持企業(ye) 對外開展企業(ye) 並購及技術收購,對於(yu) 收購成功的企業(ye) ,根據收購標的最高給予1000萬(wan) 元的獎勵。
(3)建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重點企業(ye) 培育庫,對技術先進、市場領先的企業(ye) 給予重點扶持。對入選“中國芯”優(you) 秀產(chan) 品名單的企業(ye) ,獎勵每個(ge) 產(chan) 品20萬(wan) 元。
(4)重點支持第三代半導體(ti) 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加大創新投入,突破一批第三代半導體(ti) 襯底材料、外延片等核心技術。第三代半導體(ti) 或化合物半導體(ti) 企業(ye) 、MEMS半導體(ti) 企業(ye) 可視同集成電路企業(ye) ,享受與(yu) 集成電路企業(ye) 相同的獎勵及補貼待遇。對於(yu) 符合蘇州市集成電路設計、關(guan) 鍵材料和設備等領域“卡脖子”技術和產(chan) 品攻關(guan) 的項目,最高按攻關(guan) 投入(包括與(yu) 該項目相關(guan) 的人員人工費、研發設備及軟件購置費;小試、中試工藝設備購置、開發及製造費;設計費、材料費、檢測檢驗費以及委托外單位開展相關(guan) 研發活動的費用)的20%進行補助,單個(ge) 項目最高給予500萬(wan) 元補助。
(5)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ye) 開展流片驗證,包括流片費、光罩製作費、購買(mai) IP以及測試驗證等給予20%獎勵,單個(ge) 企業(ye) 最高獎勵1000萬(wan) 元。
(6)對從(cong) 事集成電路EDA設計工具研發的企業(ye) ,每年給予EDA研發費用20%的研發補助,最高補助1000萬(wan) 元。
(7)支持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開展集成電路設計工具租賃、測試驗證、IP超市、MPW等共性服務,按照平台建設以及為(wei) 企業(ye) 提供實際服務的成效情況,每年最高給予200萬(wan) 元的獎勵。對購買(mai) 蘇州市認定公共平台服務的企業(ye) ,按照實際發生費用20%補助,單個(ge) 企業(ye) 年最高補助50萬(wan) 元。
(8)對於(yu) 被認定為(wei) 蘇州市集成電路人才培訓基地的單位,根據培訓效果每年最高給予100萬(wan) 元的獎勵。對於(yu) 我市集成電路企業(ye) 參加上述單位培訓的,按照實際發生培訓費用的20%給予補助,單個(ge) 企業(ye) 年最高補助50萬(wan) 元。
(9)鼓勵終端廠商、係統方案集成商試用集成電路產(chan) 品,對於(yu) 使用非關(guan) 聯本地設計企業(ye) 的產(chan) 品和服務的,且年使用金額累計在500萬(wan) 元以上,按當年使用金額的1%給予獎勵,最高獎勵50萬(wan) 元。
(10)鼓勵集成電路設計企業(ye) 與(yu) 製造企業(ye) 開展合作,對為(wei) 集成電路設計企業(ye) 自主研發產(chan) 品提供生產(chan) 線產(chan) 能,並生產(chan) 符合一定條件產(chan) 品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ye) ,按每款產(chan) 品首個(ge) 訂單實際生產(chan) 費用的10%給予獎勵,單個(ge) 企業(ye) 最高獎勵1000萬(wan) 元。生產(chan) 一定條件半導體(ti) 產(chan) 品的第三代半導體(ti) 或化合物半導體(ti) 製造企業(ye) 、MEMS半導體(ti) 企業(ye) 也享受同類政策。
4.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獎勵
(1)對首次入選蘇州市人工智能“頭雁”企業(ye) 的獎勵20萬(wan) 元。
(2)支持人工智能龍頭企業(ye) 實施對強鏈補鏈有重大影響的兼並重組,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最高給予1000萬(wan) 元補助。
(3)支持企業(ye) 、科研院所圍繞我市人工智能重點支持領域開展持續技術攻關(guan) ,重點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和產(chan) 品,按攻關(guan) 投入(包括與(yu) 該項目相關(guan) 的人員人工費、研發設備及軟件購置費;小試、中試工藝設備購置、開發及製造費;設計費、材料費、檢測檢驗費以及委托外單位開展相關(guan) 研發活動的費用)的20%進行補助,單個(ge) 項目最高給予500萬(wan) 元補助。
(4)鼓勵企業(ye) 、科研院所主動參與(yu) 承接國家、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創新重大項目。對符合相關(guan) 支持條件的國家或省重大創新項目分別最高給予200萬(wan) 元、100萬(wan) 元獎勵。
(5)鼓勵企業(ye) 或平台圍繞基礎軟硬件、智能產(chan) 品、智能服務終端、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提供係統集成和解決(jue) 方案等服務。對入選蘇州市優(you) 秀人工智能產(chan) 品及服務的,給予10萬(wan) 元/項的獎勵。
(6)鼓勵企業(ye) 、科研院所建設開源開放、共享協同的人工智能數據歸集、算法匯聚、算力開放及檢驗檢測的創新支撐平台,為(wei) 我市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研發、設計、生產(chan) 、雲(yun) 資源租賃等服務。對綜合貢獻度較高的開放平台,最高獎勵100萬(wan) 元。
五、鼓勵企業(ye) 綠色集約發展
1.支持綠色改造
(1)節能改造項目,在項目竣工投產(chan) 或主體(ti) 設備到位後,根據項目的節能量給予補助,每節約一噸標煤補貼300元,單個(ge) 項目最高補助80萬(wan) 元,且不得超過項目設備投資額的6%,節能技改項目年節能量不低於(yu) 200噸標準煤,技術和設備實際投資額不低於(yu) 100萬(wan) 元。
(2)對於(yu) 新購置使用工信部《節能機電設備(產(chan) 品)推薦目錄》中相關(guan) 變壓器和電機的企業(ye) ,變壓器按照30元/KVA給予補助,電動機按照30元/KW給予補助。
2.支持綠色製造
(1)綠色製造項目,項目技術和工藝先進,具有良好的社會(hui) 和經濟效益,技術和設備實際投資額不低於(yu) 200萬(wan) 元,在項目竣工投產(chan) 或主體(ti) 設備到位後,按照項目實際完成投資的最高6%進行獎勵,最高獎勵80萬(wan) 元。
(2)經蘇州市級及以上政府部門認定的節能新產(chan) 品、新技術和工信部認定的工業(ye) 節能技術裝備及“能效之星”產(chan) 品給予5萬(wan) 元/個(ge) 補貼。
(3)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在取得實際節能效益後,按300元/噸標煤的標準確定項目獎勵金額,單個(ge) 項目最高補助50萬(wan) 元。項目獎勵金額按照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企業(ye) 和服務公司的投資比例實行分配,其中對非本地注冊(ce) 的服務公司不進行獎勵。
(4)對參加“能效對標”活動獲得優(you) 秀獎的企業(ye) 每家給予20萬(wan) 元獎勵,獲得優(you) 良獎的企業(ye) 每家給予15萬(wan) 元獎勵。獲得省能效“領跑者”的企業(ye) 每家給予50萬(wan) 元獎勵。
(5)實施能源審計的企業(ye) ,根據實際發生費用的5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5萬(wan) 元。年耗標煤1萬(wan) 噸以上的企業(ye) 通過能源管理體(ti) 係認證,每家補貼5萬(wan) 元。
(6)評定為(wei) 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數據中心的,分別給予國家級50萬(wan) 元、省級30萬(wan) 元的獎勵;評定為(wei) 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綠色產(chan) 品的,分別給予20萬(wan) 元獎勵。
(7)對重點用能企業(ye) 開展能耗在線監測係統建設,且數據成功對接省平台的,按照項目建成後實際建設費用的50%補貼,每家企業(ye) 最高補貼5萬(wan) 元。
(8)對企業(ye) 參加能源管理師、助理能源管理師、能源管理員培訓的培訓費全額補貼。
六、其他事項
1.申報程序
(1)市工信局根據本政策牽頭製定實施細則或申報指南。
(2)企業(ye) 嚴(yan) 格對照本文件和年度申報指南,自願如實申報。
(3)企業(ye) (項目)所在鎮(區)政府(管委會(hui) )初審確認後,由市工信局及相關(guan) 部門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企業(ye) 和項目經公示無異議後,提交市政府審批。
2.資金使用和監督管理
(1)企業(ye) 獲得相關(guan) 資金之後,需按有關(guan) 法律法規要求進行財務處理。對在申報中有不實行為(wei) 或違反國家有關(guan) 法律法規的企業(ye) ,不享受本政策並依法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已經發放獎勵資金的,依法予以追回,同時三年內(nei) 不得申報各類政策性獎勵扶持項目。
(2)為(wei) 保障專(zhuan) 項政策實施的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每年按全年工業(ye) 經濟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項資金預算金額的2%設置項目經費,最高300萬(wan) 元。
3.榮譽評定類獎勵以國家、省、蘇州市相關(guan) 文件、證書(shu) 或第三方出具的證明為(wei) 準。獎勵名稱略有微調,具體(ti) 以申報指南要求為(wei) 準。
4.凡申報本政策項目的工業(ye) 企業(ye) ,在上年度開展的資源集約利用評價(jia) 中,評價(jia) 結果為(wei) C類及以下的不予獎勵,未參評的按50%獎勵。列入國土空間整治的企業(ye) ,不予獎勵。
5.針對2017年、2018年獲評省級企業(ye) 技術中心尚未撥付到位的獎勵資金,政策執行首年度進行一次性兌(dui) 付到位;針對2019年、2020年獲評的省級企業(ye) 技術中心尚未撥付到位的獎勵資金,在下一次複評通過後,一次性兌(dui) 付。
6.對申報企業(ye) 開展信用審查,凡涉及違法的企業(ye) 實行一票否決(jue) 。企業(ye) 信用查詢時間節點為(wei) 申報截止日之後7個(ge) 工作日內(nei) ,根據查詢結果,資金兌(dui) 付按《太倉(cang) 市“1+X”政策財政專(zhuan) 項資金項目申報主體(ti) 信用審查與(yu) 結果應用實施細則(試行)》(太政辦〔2018〕145號)文件執行(若實施期間有更新,則按新政策執行)。
7.本政策由市與(yu) 鎮(區)分級負擔。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具體(ti) 問題由市工信局、財政局等部門負責解釋。
8.本政策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政策實施期間,本政策與(yu) 相關(guan) 政策文件同類或者重複的,按就高不重複原則實施。已按“一事一議”享受我市相關(guan) 獎勵扶持政策的企業(ye) 或平台不再重複享受本政策。2017年6月2日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動工業(ye) 經濟發展向中高端邁進的若幹政策》(太政發〔2017〕46號)同時廢止。
政策原鏈接:
https://www.taicang.gov.cn/taicang/zfwjs/202112/62865da1896a450babee92209747b801.shtml
了解更多:專(zhuan) 精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