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若幹政策措施-米兰体育全站
各旗、縣、區人民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林格爾新區、金山高新區管委會(hui) ,市各有關(guan) 部門:
現將《呼和浩特市支持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若幹政策措施》印發給你們(men) ,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日
(此件公開發布)
呼和浩特市支持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若幹政策措施
為(wei) 促進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全麵提升中小企業(ye) 與(yu) 大企業(ye) 協作配套能力,構建“六大產(chan) 業(ye) 集群”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新格局,結合我市實際,製定本政策措施。
一、培育一批“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建立成長型小微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示範企業(ye) 、細分領域專(zhuan) 業(ye) 化“小巨人”企業(ye) 培育庫,對入庫企業(ye) 實施跟蹤服務,重點培育。聚焦“六大產(chan) 業(ye) 集群”延鏈、補鏈、強鏈,每年培育10家以上專(zhuan) 注於(yu) 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術的“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對新認定的市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wan) 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我市行政區域以外遷入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wan) 元。對聚集10家以上“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產(chan) 業(ye) 園區授予“專(zhuan) 精特新園區”牌匾。
二、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提升專(zhuan) 業(ye) 配套能力。為(wei) 全市“六大產(chan) 業(ye) 集群”大企業(ye) 、大項目和龍頭企業(ye) 提供自主研發產(chan) 品或技術的中小企業(ye) ,按其新增配套額的5%、一次性給予不超過50萬(wan) 元的補助。對“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投資100萬(wan) 元以上的技改項目,按項目設備投資額的20%予以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wan) 元。
三、強化企業(ye) 用地用房支持。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在我市投資“六大產(chan) 業(ye) 集群”項目的,其項目用地需求優(you) 先納入供地計劃。企業(ye) 租賃研發和生產(chan) 用房的,按照其實際房租的30%給予租金補助,連續補貼3年,單戶補貼額度每年不超過100萬(wan) 元。
四、鼓勵企業(ye) 升規入統。建立“小升規”企業(ye) 培育庫,對入庫企業(ye) 在政策、技術、人才、融資、管理、信息化建設、市場拓展等方麵予以指導服務,每年培育“小升規”企業(ye) 15家以上。對“小升規”後連續3年不退規的中小企業(ye) ,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wan) 元,並在主流媒體(ti) 刊登 “小升規”企業(ye) 名單。
五、強化企業(ye) 融資服務。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融資貸款,按實際放款日人民銀行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的50%給予貼息支持,每家企業(ye) 每年貼息額度不超過50萬(wan) 元。深化與(yu) “助保貸”合作銀行資源對接,通過“助保貸”合作銀行信貸審核的企業(ye) ,可享受LPR利率上浮不超過100個(ge) 基點的低息,同時政府提供30%風險補償(chang) 助其增信。引導和鼓勵駐呼金融機構落實國家中小企業(ye) 普惠金融政策,針對中小企業(ye) 豐(feng) 富金融產(chan) 品、提升服務質效。推進信用融資發展和信用信息共享,完善“信易貸”等中小企業(ye) 在線融資平台功能,及時推送“銀稅貸”、“政采貸”等信用融資產(chan) 品。組織開展銀企座談會(hui) 、項目推薦會(hui) 、產(chan) 融對接會(hui) ,加強銀企良性互動,提高產(chan) 融對接效率。
六、支持企業(ye) 開拓市場。組織“六大產(chan) 業(ye) 集群”中小企業(ye) 參加全國大型展覽展銷活動,助力企業(ye) 擴大市場,提升品牌知名度,展會(hui) 參展費納入中小企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支持範圍。
七、支持企業(ye) 智能化數字化賦能。遴選一批智能化數字化賦能服務平台或機構,為(wei) 中小企業(ye) 智能化數字化賦能提供支撐,鼓勵企業(ye) 從(cong) 生產(chan) 流程、質量管理、運營管理、品牌培育、數字化雲(yun) 設計、個(ge) 性化定製、供應鏈等方麵運用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鼓勵建設麵向中小企業(ye) 的雲(yun) 設計和仿真應用推廣公共服務平台,推動數字化研發設計方案在中小企業(ye) 中的規模化推廣應用。
八、開展企業(ye) 人才培訓。舉(ju) 辦普惠型中小企業(ye) 政策大講堂,每年培訓5000人次以上;每年組織200名左右優(you) 秀企業(ye) 家參加“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創新研修、交流研修等專(zhuan) 題培訓;每年推薦重點行業(ye) 龍頭中小企業(ye) 經營管理人員30名參加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領軍(jun) 人才高級研修班,培養(yang) 一批高水平企業(ye) 經營管理人才。
九、落實中小企業(ye) 參與(yu) 政府采購政策。市本級、旗縣區級各行政單位、事業(ye) 單位、團體(ti) 組織應當統籌確定麵向中小企業(ye) 采購的項目,預留本部門年度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40%以上專(zhuan) 門麵向中小企業(ye) 采購,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ye) 比例不低於(yu) 70%。對采購限額標準以上,200萬(wan) 元以下的貨物和服務采購項目、400萬(wan) 元以下的工程采購項目,適宜由中小企業(ye) 提供的,應當專(zhuan) 門麵向中小企業(ye) 采購。
十、及時支付中小企業(ye) 賬款。嚴(yan) 格執行國家《保障中小企業(ye) 款項支付條例》,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從(cong) 中小企業(ye) 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簽訂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時間支付款項,合同約定時間不得違反《保障中小企業(ye) 款項支付條例》有關(guan) 規定。國有企業(ye) 不得違約拖欠中小企業(ye) 采購款、工程款、服務款等款項。相關(guan) 部門對存在拖欠賬款“高風險”單位進行重點摸排,將事後清欠轉變為(wei) 事前預防。
十一、加強服務載體(ti) 建設。構建以公益性和專(zhuan) 業(ye) 性社會(hui) 化服務機構為(wei) 骨幹的中小企業(ye) 服務體(ti) 係,發揮現有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平台、小微企業(ye) 創業(ye) 創新基地、眾(zhong) 創空間、科技孵化器等各類創新載體(ti) 作用,為(wei) 企業(ye) 提供信息、投融資、創業(ye) 輔導、人才培訓、技術創新、管理谘詢、市場開拓、法律援助等全流程服務。重點支持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提供技術創新、上市輔導、創新成果轉化與(yu) 應用、知識產(chan) 權應用、上雲(yun) 用雲(yun) 及工業(ye) 設計等服務,培育推薦優(you) 秀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申報國家、自治區各類專(zhuan) 項獎補資金。
十二、開展中小企業(ye) 法治、信用體(ti) 檢。以政府購買(mai) 公共服務方式,三年內(nei) 為(wei) 100家以上成長型中小企業(ye) 和重點培育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開展法治、信用診斷,組織專(zhuan) 業(ye) 機構、專(zhuan) 家團隊“上門問診”並提供“專(zhuan) 屬評估報告”。將企業(ye) 評估報告作為(wei) 其申報各類專(zhuan) 項資金的相關(guan) 佐證材料,促進企業(ye) 依法、誠信經營,增強企業(ye) 發展內(nei) 生動力。
十三、完善市場監管體(ti) 製。除特殊行業(ye) 、重點領域外,原則上所有日常涉企行政檢查均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進行,同類檢查每年每戶企業(ye) 不超過1次;抽查計劃和事項確定後立即公示,抽查結果在檢查結束後20日內(nei) 向社會(hui) 公開。建立監管信用信息機製,完善“紅黑名單”製度,對失信行為(wei) 依法實施聯合懲戒。
十四、暢通中小企業(ye) 投訴建議渠道。在“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上開設企業(ye) 專(zhuan) 席,各地各有關(guan) 部門及時辦理和解決(jue) 中小企業(ye) 的合理訴求,確保響應率、解決(jue) 率、滿意率。
十五、開展中小企業(ye) 發展環境評估。建立中小企業(ye) 發展環境綜合評價(jia) 體(ti) 係,從(cong) 要素保障、政務服務、公平競爭(zheng) 、行政執法、權益保護、融資獲得、創新投入、政策落實等方麵對地區和部門開展全方位評價(jia) ,推進政府部門持續優(you) 化政策、法治、市場、融資、創新環境,實現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優(you) 。
兌(dui) 現本政策的資金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林格爾新區、金山高新區,各旗縣區、開發區各承擔一半。
本政策由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會(hui) 同市有關(guan) 部門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
政策原鏈接:
https://www.huhhot.gov.cn/zfxxgknew/fdzdgknr/gzxzgfxwj/xzgfxwj/202112/t20211220_110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