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寧夏銀川高新技術企業政策支持,最高50萬!
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高新技術企業(ye) 的若幹措施
高新技術企業(ye) 創新能力強、技術水平高、成長性好、發展後勁足,是帶動技術升級、產(chan) 品升級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重要引擎,是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為(wei) 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hui) 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自治區黨(dang) 委十二屆八次、九次、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會(hui) 部署要求,促進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質量雙提升,帶動產(chan) 業(ye) 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支撐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大高新技術企業(ye) 培育力度
圍繞自治區電子信息、新型材料、清潔能源、枸杞、葡萄酒等重點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技術需求,引導企業(ye) 聚焦高新技術領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對標高新技術企業(ye) 認定標準,建設高新技術企業(ye) 培育庫,將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科技小巨人企業(ye) 、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及有研發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納入培育庫。完善科技型企業(ye) 統計監測製度,每年遴選一批重點培育對象,在研發投入、成果轉化、知識產(chan) 權等方麵補短板、強弱項,形成“引導入庫一批、精準培育一批、申報認定一批”的培育機製,爭(zheng) 取每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ye) 50家以上。到2025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ye) 總量達到500家以上。鼓勵區內(nei) 外各類“雙創載體(ti) ”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為(wei) 企業(ye) 提供“一站式”培育服務,每培育認定1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給予3萬(wan) 元獎勵。(責任單位:自治區科技廳、財政廳、寧夏稅務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hui) )
二、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開展重大技術攻關(guan) 和科技成果轉化
堅持“圍繞產(chan) 業(ye) 、聚焦瓶頸、重點突破”,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瞄準行業(ye) 關(guan) 鍵共性技術,牽頭實施一批重點科技項目,引進轉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提升高新技術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打造一批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jun) ”“隱形冠軍(jun) ”,培育一批創新型示範企業(ye) 。優(you) 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承擔或參與(yu) 自治區重大創新工程、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及重大科技成果應用示範等項目,引進國內(nei) 外先進科技成果及關(guan) 鍵設備,提升產(chan) 品質量、技術水平和產(chan) 出效益。(責任單位:自治區科技廳、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廳)
三、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建設創新載體(ti)
優(you) 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自建或聯合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ye) 技術中心、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產(chan) 業(ye) 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和新型研發機構;引導有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創建國家級創新平台;優(you) 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與(yu) 東(dong) 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概念驗證、中試熟化、實訓基地等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走出去”利用國內(nei) 外優(you) 質科技創新資源設立高水平研發機構。推動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ye) 創新載體(ti) 全覆蓋。(責任單位:自治區科技廳、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廳、財政廳)
四、推動創新人才向高新技術企業(ye) 集聚
加大創新人才引進力度,推動“政府引才”與(yu) “企業(ye) 引智”雙向發力,發揮“企業(ye) 引智”主體(ti) 作用。自治區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和引進計劃向高新技術企業(ye) 傾(qing) 斜,在高新技術企業(ye) 中開展“政府出錢、企業(ye) 育才”試點,健全完善政府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引才引智政策。大力弘揚企業(ye) 家精神,培育企業(ye) 家創新意識,激勵企業(ye) 家勇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推動生產(chan) 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每年選派一批高新技術企業(ye) 負責人或管理人才、專(zhuan) 業(ye) 技術骨幹參加區內(nei) 外企業(ye) 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培訓、省際人才訪學研修等項目。(責任單位:自治區黨(dang) 委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國資委,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五、落實高新技術企業(ye) 優(you) 惠政策
嚴(yan) 格落實高新技術企業(ye) 所得稅減按15%稅率征收、首次認定的免征企業(ye) 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3年、延長虧(kui) 損結轉年限至10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you) 惠政策。實施首次認定高新技術企業(ye) 、引進高新技術企業(ye) 獎補政策;對未享受過獎補政策的高新技術企業(ye) ,重新通過認定後按首次認定高新技術企業(ye) 的標準給予獎補;對有效期內(nei) 整體(ti) 搬遷到我區的高新技術企業(ye) ,視同首次認定高新技術企業(ye) 給予獎補;對區外高新技術企業(ye) 來寧設立的獨立法人企業(ye) ,滿足培育庫入庫條件的給予50萬(wan) 元獎補資金支持。繼續落實好科技型企業(ye) 梯次培育獎補政策。(責任單位:寧夏稅務局、財政廳、科技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
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新產(chan) 品應用推廣
對高新技術企業(ye) 的創新產(chan) 品,優(you) 先列入自治區政府采購目錄。進一步完善高新技術企業(ye) 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chang) 政策。在政府建設項目招標、政府采購和國有企業(ye) 采購時,合理設置高新技術產(chan) 品的首創性、先進性等評審因素和權重;擴大首購、訂購等非招標方式的應用,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ye) 重大創新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采購力度。(責任單位:自治區財政廳、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寧夏銀保監局)
七、降低高新技術企業(ye) 生產(chan) 要素成本
大力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節本增效、節能減排。自治區發展改革、工業(ye) 和信息化、水利等部門要進一步完善落實高新技術企業(ye) 用電、用水等優(you) 惠政策。自治區自然資源部門要優(you) 先保障高新技術企業(ye) 生產(chan) 建設和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發展用地,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和城鄉(xiang) 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優(you) 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ye) 。各類開發區要優(you) 先保證高新技術企業(ye) 基礎設施、創新創業(ye) 平台建設用地。財政、生態環境、市場監管、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應急管理等部門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ye) 的指導服務。(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廳、水利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廳、財政廳、生態環境廳、市場監管廳、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應急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hui) )
八、優(you) 化高新技術企業(ye) 融資環境
鼓勵各類商業(ye) 銀行在開發區設立服務科技型企業(ye) 的專(zhuan) 營機構,支持銀行業(ye) 金融機構麵向高新技術企業(ye) 開展知識產(chan) 權質押、股權質押、訂單質押等融資服務,推動銀行業(ye) 金融機構通過合理下放審批權限、提供綠色審查審批通道等方式提高授信審批效率。加大“寧科貸”、科技金融專(zhuan) 項補貼、科技擔保、科技成果轉化等資金(基金)對高新技術企業(ye) 的支持力度。高新技術企業(ye) 首次申請“寧科貸”支持貸款額度可放寬到500萬(wan) 元,續貸支持額度可放寬到1000萬(wan) 元。(責任單位: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科技廳、財政廳、地方金融監管局、寧夏銀保監局)
九、加快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建設發展
各開發區要把高新技術企業(ye) 培育作為(wei) 創建國家和自治區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的核心指標,通過高新技術企業(ye) 的集聚發展帶動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提質升級。對新創建的自治區級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分別統籌安排500萬(wan) 元、1000萬(wan) 元科技項目資金,支持園區因地製宜建設智慧園區、雙創載體(ti) 、公共科技服務平台,提升科技服務供給水平,優(you) 化高新技術企業(ye) 培育發展環境,壯大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責任單位:各開發區管委會(hui) ,自治區科技廳、工業(ye) 和信息化廳、財政廳)
十、壓實高新技術企業(ye) 培育責任
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是自治區黨(dang) 委和政府考核市、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也是開發區效能考核的核心指標。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和各開發區管委會(hui) 要強化高新技術企業(ye) 培育的主體(ti) 責任,結合實際製定培育方案,明確年度目標任務,多措並舉(ju) 、精準培育。建立開發區創新監測評價(jia) 製度,突出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指標。自治區高新技術企業(ye) 認定管理工作小組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和服務作用,完善部門會(hui) 商製度,加強統籌指導和協同推進。(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hui) ,自治區科技廳、財政廳、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寧夏稅務局)
本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政策原鏈接:
https://www.yinchuan.gov.cn/xxgk/bmxxgkml/sjhwqj_2618/xxgkml_2621/tzzc/202102/t20210202_258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