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CMMI模型中的治理(GOV)和實施基礎架構(II)

2021-12-29
瀏覽次數:次
返回列表

CMMI模型中有兩(liang) 個(ge) 看起來比較特別的實踐域,治理(GOV)和實施基礎(II)。說特別,首先這兩(liang) 個(ge) PA的名字是全新的,在V2.0版本之前都沒有;內(nei) 容大部分也是新增的。

應該怎麽(me) 理解這兩(liang) 個(ge) 實踐域呢?

這兩(liang) 個(ge) 實踐域屬於(yu) CMMI的能力域“維持習(xi) 慣和持久性“(SHP,Sustaining Habit and Persistence),旨在幫助企業(ye) 形成持久的習(xi) 慣性的過程文化。因為(wei) 在CMMI的理念中,組織定義(yi) 的過程,必須在企業(ye) 中得到持久的執行,並形成習(xi) 慣,才是真正成熟的過程。

過程成為(wei) 習(xi) 慣四個(ge) 特征

GOV和II實際上是兩(liang) 個(ge) “使能”的實踐域,包含了一係列幫助企業(ye) 形成這種持久習(xi) 慣化的過程文化的實踐,其中,GOV談的是管理層的態度和作為(wei) ;II則是各種所需基礎條件的提供。

GOV是專(zhuan) 門為(wei) 管理層製定的實踐域,確保他們(men) 對過程性能改進工作的積極可見的支持。這可以表現為(wei) 幾個(ge) 方麵:

1.管理層通過方針和戰略等明確設定期望。管理層的戰略表述中應該包括相關(guan) 的、明確可驗證的目標,作為(wei) 性能改進的主要依據,這些重要的戰略決(jue) 策,通過有效的方式及時充分地溝通給組織的各層麵,讓他們(men) 了解管理層的目標、關(guan) 注點、優(you) 先級等重要信息。

2.管理層確保過程與(yu) 業(ye) 務需要和目標相一致。管理層評審並批準過程改進目標,並確保有效的度量體(ti) 係和度量能力的建設及其應用,並據此了解過程性能改進的成果及其對業(ye) 務目標的貢獻;管理層時刻關(guan) 注過程性能改進的方向,確保其與(yu) 業(ye) 務目標一致。另外,管理層評審並批準組織的戰略培訓需求,確保員工勝任其擔當的角色,從(cong) 而能更好的實現組織業(ye) 務目標。

3.管理層要了解並監督過程性能的改進。管理層應該能夠了解過程改進中的問題,並確保其得到及時的解決(jue) 。

4. 管理層確保有足夠的資源提供給組織過程的製定、實施和改進。管理層應該了解過程改進的資源需求和狀態,並確保人力、資金、資源、培訓等的充足提供。

5.督促和激勵全員執行和改進過程。通過建立完整的過程改進基礎架構,管理層在組織中明確每個(ge) 過程和及其改進應該由誰負責,誰參與(yu) ,誰支持,誰決(jue) 策等這些基礎組織架構和分工。除了專(zhuan) 業(ye) 的過程改進團隊(例如EPG),管理層要求過程的執行者作為(wei) 主要的幹係人參與(yu) 到過程改進中。另外,建立明確的監督和激勵機製確保全員積極參與(yu) 過程改進,也是管理層的職責。

II則要求組織提供過程的有效實施和持久執行所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這包括:

1.有明確的過程描述。沒有明確描述過程無法進行管理和改進。

2.有所需的各項資源,例如人員,工具,設施、資金等。

3.執行流程的員工接受了恰當的培訓。

4.能夠了解過程性能狀態的機製,以便進行管理和改進。例如定義(yi) 並使用了過程性能度量,過程符合性審查等機製。

熟悉模型1.3版本的讀者會(hui) 發現,這些要求和原來的通用目標(Generic Goal)和通用實踐(Generic Practice)很像。V2.0用“實施基礎”來定義(yi) 這些要素,更加明確它們(men) 的地位。

應該注意的是,GOV和II兩(liang) 個(ge) 實踐域中的實踐,應用於(yu) 組織的實際定義(yi) 的過程(OSSP),而不是用於(yu) CMMI模型的實踐。所以,在評估時,評估組除了評價(jia) GOV和II之外的其他PA是否在組織的實際流程中得到實現,還要看這些實際流程是否達成了GOV和II中實踐的目標和價(jia) 值。

下麵舉(ju) 個(ge) 例子:多數組織中都會(hui) 有需求開發與(yu) 管理的過程(注意這是組織自己的過程,不專(zhuan) 指模型中的RDM)。對於(yu) 這個(ge) 需求過程,除了實現RDM以及可能其他的相關(guan) 實踐之外,在確保其能夠持久實施方麵還有如下的要求:

1.從(cong) GOV的角度看,管理層應發布並溝通與(yu) 商業(ye) 目標相關(guan) 的需求開發和管理的方針,例如為(wei) 了維持較高的客戶滿意度,應該對客戶提出的需求進行及時響應,並交付高質量的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等。管理層應提出相應的信息需求,以便度量團隊可以製定出相應的目標度量指標和分析度量指標;管理層確保這些指標的相應數據按照定義(yi) 進行收集和分析,並利用分析的結果(可能包括統計分析得出的過程能力基線、目標達成風險等結論)做決(jue) 策支撐;管理層應確保需求開發和管理相關(guan) 的職責在組織中的有明確的分配 - 例如產(chan) 品團隊是該過程的Owner而總體(ti) 負責,EPG負責擬定相應的方針、流程文檔及指南,並協調管理層、產(chan) 品部門和項目管理部門的技術專(zhuan) 家對這些方針、流程文檔的評審和批準,QA負責提供客觀的需求過程符合性的評價(jia) ,需求變更應由產(chan) 品部門和項目部門共同組成的CCB進行決(jue) 策等等。同時管理層應確保擔任產(chan) 品經理、業(ye) 務分析師、項目需求工程師這些相關(guan) 角色的員工應具備相應的知識、技能和經驗,例如需求工程知識,客戶業(ye) 務領域和技術的知識,競品分析、項目管理和產(chan) 品管理等的經驗,溝通和表達的技能等等關(guan) 鍵勝任力要素,並確保組織的中長期培訓規劃中考慮這些需求。最後,管理層還要確保需求團隊有足夠的資源,以及必要的需求開發和管理工具等等。

2.從(cong) II角度,則要求組織應該有清晰的過程定義(yi) 和指南,明確的過程性能度量指標(例如需求缺陷密度,需求前置時間,需求變化率等)以便了解過程性能,有質量保證過程確保過程符合度。另外,還要確保經驗從(cong) 需求過程的執行層麵得到反饋和提煉,成為(wei) 組織過程資產(chan) ,同時這些過程資產(chan) 用於(yu) 指導過程的執行。

雖然隻有兩(liang) 個(ge) 實踐域,但在CMMI評估中,這些GOV和II實踐的滿足程度,直接影響企業(ye) 的成熟度評定結果,而實際改進過程中,與(yu) 這些實踐相關(guan) 的環節,也往往是比較有挑戰性的,並不容易做到。按照作者的經驗,不少評估發現與(yu) 這兩(liang) 個(ge) 實踐域有關(guan) 。畢竟對於(yu) 企業(ye) 來說,在很多時候,找到好的技術、工具和方法往往不是最難的,能夠協同各方幹係人,從(cong) 上而下,始終如一的執行,才是最有挑戰的。CMMI的GOV和II恰恰體(ti) 現了這一要求。

以上文章轉載自公眾(zhong) 號《CMMI研究院》

了解更多CMMI認證

CMMI文章推薦
熱門資質推薦
最新熱門政策
常見問題推薦